【摘要】翻譯是人類跨文化的一種交流交際活動,其涵蓋接觸的內容是全面廣泛而又深刻。完整的翻譯理論闡述必然會解釋翻譯的作用目的,研究者可根據對翻譯的理解認識對翻譯目的與功能進行理想定位。本文從“譯何為”的角度展開探討理想期待和翻譯現實之間的理論關系,闡釋貫穿翻譯過程和歷史間的一系列因素。
【關鍵詞】“譯何為“;理想期待;現實;翻譯作用
【作者簡介】孔健,男,碩士,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一、翻譯理論角度下的“譯何為”
專業質量的翻譯作為一種文化交流活動,學界一直以來有著很高的文化標準和要求。在這里產生一個問題:“譯何為”,即“翻譯到底應該有何作為”,相對來說更多的落實在“應該”上。這體現了翻譯中理想化的色彩,同時不可避免的結合了譯者的翻譯動機和目的,還包括其他一些方面。處理“譯何為”的問題是個整體性思考的問題,涉及宏觀和微觀,外部和內部以及文化之間的差異等問題。
上世紀西方一些翻譯學派的理論著作都思考國“譯何為”的問題,當中翻譯目的論學派的理論研究彌補了傳統翻譯的一些問題,也為“譯何為”注入了新的思考動力和視角。德國翻譯學者的翻譯目的論,提出翻譯“目的”包含三個概念:翻譯過程的目標,譯文的功能和翻譯模式的意圖。了解這三個概念后,我們繼續往下探究發現,這三個概念與“譯何為“的關系緊密相連:目的是翻譯應該達到的要求,這是實現目標文本作用的本質動力;制定翻譯的目標實際上是對翻譯過程中應該有何為確定一個標準,訂立具體的坐標;譯文的功能則是體現了翻譯這一行動具體能夠起到何種作用;對于翻譯模式的意圖確立,這直接左右著實施何種翻譯策略,也就是與翻譯”欲何為“緊密關聯。由此可以看出,“譯何為”的思考是對翻譯目的論的相關問題的補充延伸解釋,兩個方面來說,第一,“譯何為”表現了對翻譯活動真正應該起到的作用的憧憬和期盼;第二,“譯何為”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翻譯過程中各種策略選擇,各種方法技巧行為,具有導向作用。準確理解和認識“譯何為”的真正含義給翻譯行為予以更明確的定位和目標,有助于深刻理解并充分探討翻譯在文化交流,歷史演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譯何為”與“譯之用”
前面部分已經探討了“譯何為”是對翻譯作用翻譯過程的一種理想期待,那么接下來筆者將探討“譯之用”,這揭示了翻譯實際發揮的作用。對于翻譯之用這一問題的思考或探討涉及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探討翻譯之用必須首先確立翻譯觀。翻譯觀是對翻譯理論的思考和翻譯實際操作中的價值取向,它是對翻譯本質的思考,是一種觀念化的意識,系統化的觀念。譯者的翻譯觀不同會產生對翻譯不同的認識,也會對翻譯之用作出不同的定位,在評價翻譯之用的時候也會給出不同的觀點和結論。第二,必須以歷史事實作為依據來探討翻譯之用。當我們在思考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翻譯事件或者文本中蘊含的翻譯現象時,當我們在分析理解某一個特定譯者的作品時,我們既要樹立正確的翻譯觀,同時又要立足于翻譯事實的科學分析,將對作品的理性認識和科學分析結合起來考察思考,這可以在相當大程度上保證我們準確描述翻譯之用,為客觀的分析和理解提供保障。
由于難免會受到具體翻譯行為或者翻譯過程的限制,“譯何為”的期待即翻譯的理想目標往往會難以全部完全實現,那么由于這種理想期待沒能完全實現,也會使得整個過程的實際效用大打折扣。縱觀整個翻譯歷史進程,我么可以清楚的發現,在翻譯的理想目標期待和翻譯的實際起到的效用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甚至有時候會有負面的偏差。人們對待翻譯最本質的期待是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雙向交流和溝通作用,希望翻譯可以豐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但是期待歸期待,現實在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對源語文化的文本加以曲解改造,甚至將其當作一種戰利品加以隨意篡改;人們希望通過翻譯這一行為給目的語的語言和文化注入新鮮的思想觀點,帶來新的改變,通過翻譯來催育和帶動目的語文化的發展,但是過去也曾出現過由于過分“歸化”的翻譯潮流導致的“過度翻譯”,結果給文化之間的交流帶來巨大的差異分歧,同時也造成目的語語言和文化的“溶血”;人們希望通過翻譯可以為兩種乃至多種文化創造對話條件,實現多種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但是卻發現當兩種不同情勢的文化: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的交流對話中,有時翻譯這一行為卻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強勢文化侵略弱勢文化,淪為殖民的一種工具一種侵略形式。翻譯有時因為承載著現實的使命,因為種種原因而喪失了原本應該起到的作用,這一點不可否認。這也是理想與現實由來已久的矛盾的體現。
在分析和闡述“譯何為”和譯之用之后,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前者是對翻譯行為理想作用的期待,是一種理想和憧憬,這與翻譯的目的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后者譯之用展現的則是翻譯歷史中所真正起到的作用,是一種現實效用。要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平衡翻譯中的理想期待和現實基礎。
參考文獻:
[1]Louis Kelly.The True Interpreter: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West[J].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7.
[2]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M].商務印書館,1991.
[3]陳德鴻.西方翻譯理論精選[M].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0.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