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灃
1992年年初,88歲的鄧小平歷時35天,一路走過武昌、長沙、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不同場合多次發表重要談話。這次南巡講話,打破了中國改革一度因糾纏于姓“社”姓“資”爭論導致的停滯狀態。
鄧小平離開深圳兩個月零3天之后,《深圳特區報》發表了紀實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這個“春天的故事”,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大步向前的序幕。
忠實的記錄者們
“真沒想到,負責鄧小平視察深圳期間談話記錄的重任會落在我的肩上。”吳松營說道。那時,吳松營是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負責宣傳和新聞報道。
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休息,除了他的家人和最貼身秘書,中央派的只有安全警衛人員,并沒有一個負責文字工作的專職干部。
1992年1月19日晚,在落實鄧小平考察深圳行程的碰頭會上,作為鄧辦主任的王瑞林提出,需要深圳派一個人專程做鄧小平深圳視察期間的文字記錄工作。會上,吳松營被確定為記錄人。
會后,吳松營向陳錫添傳達了預備會上關于要他做記錄工作的要求。陳錫添是深圳市委機關報《深圳特區報》的副總編,在得知鄧小平要來深圳視察的消息后,為做好新聞報道,吳松營指定陳錫添參加這次重大采訪任務。
但并不是所有場合吳松營都能跟隨。為了不漏掉任何重要信息,他交給時任深圳市委書記李灝一個超小型的索尼牌錄音機,并告知其使用方法。
1992年1月20日,鄧小平來到國貿大廈旋轉餐廳。李灝用手指著預先擺設在鄧小平座位前的“深圳經濟特區規劃模型圖”匯報特區的建設情況。
匯報中,鄧小平不時插話。一見鄧小平插話,吳松營就用手示意李灝注意錄音。吳松營和陳錫添在鄧小平身后,邊聽邊記錄。
中午回到賓館,吳松營顧不上吃午飯,拿到錄音機就開始整理錄音。誰知,錄音機放了一半就沒了聲音,吳松營一下子慌了。如果沒有錄音做重要依據,鄧小平上午在國貿大廈發表的十分重要的長篇講話只能靠筆記,這樣整理記錄稿將可能會出現疏漏,核對也會更加困難。好在謝非的秘書陳建華向他提供了后半部分的錄音。
當天下午,吳松營調來深圳廣播電臺的技術員游敏、市委宣傳部一位四川籍干部凌泳,她們將鄧小平在國貿的講話合成最清晰的錄音帶,同時,形成了一份文字稿。吳松營對文字稿的要求是,打個咳嗽或稍有停頓都要標出來。
宣傳報道“繞道走”
1月23日,鄧小平要離開深圳前往珠海。
借吃早餐的時機,吳松營在向深圳市委書記李灝、副書記厲有為匯報時,極力主張深圳媒體要盡快把鄧小平在深圳的重要談話的精神報道出去。李灝向鄧小平提出了深圳媒體正面報道此行的要求,鄧小平“啊”了一聲,略停頓一下,擺擺手說:“不破這個例。”
“見到綠燈快步走,遇到紅燈繞道走。”這是流行于廣東改革時期的一句話。吳松營覺得在“不破例”的前提下,未嘗不可以“繞道走”。鄧小平在深圳期間,與在深圳視察的國家主席楊尚昆有交集,如果在報道楊尚昆時,把鄧小平的一些講話精神帶出來,豈不一舉兩得?
《深圳特區報》跟隨楊尚昆采訪的記者寫好了稿子,但在送交有關方面審查時。得到的意見是“除非你們請示鄧辦同意,否則寫楊主席的稿子不能帶有鄧小平同志視察的任何內容”。
1月26日,《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以及深圳電視臺記者發的新聞里,只字不提鄧小平和楊尚昆兩位領導人在深圳相會、考察、交談的事情。
“不了解內情的讀者和電視觀眾,尤其是深圳的讀者、觀眾,不斷打電話到市委宣傳部以及報社、電臺和電視臺提出批評意見。個別言辭激烈的,指責我們不擁護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正確路線。”面對這種情況,吳松營一直尋找解決難題的辦法。
2月20日,《深圳特區報》在頭版顯要位置刊出《扭住中心不放一一猴年新春評論之一》,在社會引起很大轟動。到3月6日共發了8篇評論,鄧小平在深圳談話的主要精神以“猴年新春評論”的方式傳達了出來。
3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鄒家華專門叫辦公室直接致電深圳特區報社,要求將《深圳特區報》已經發表的6篇“猴年新春評論”傳真到北京給他,以便下午開會時用。
隨后,《深圳商報》以“八論”繼續宣傳鄧小平南方重要談話精神。
3月12日,《深圳特區報》編發了一個半版由記者江式高攝制的鄧小平1月視察深圳的獨家照片。香港《紫荊》雜志經請示北京主管部門同意,向《深圳特區報》要了這些真實、生動的獨家照片,在“3月號”上大篇幅地刊登。
南巡預示春來了
從1992年2月中下旬開始,全國的政治氣氛和輿論導向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從政治上的“姓社”“姓資”討論,轉到如何擴大開放、深化改革;從經濟上的三年整頓,到如何引進市場機制,加快發展。連上海、北京的報紙,也都轉載廣東報刊的相關報道,或發表自己的文章,大講要擴大開放、深化改革。
吳松營最關心的還是長篇通訊的報道,因為它“真實、生動、直接,影響力大”。
3月22日,《南方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鄧小平在“先科”人中間》的通訊,雖然社會上好像對《南方日報》的文章沒太多關注,但在吳松營看來,省委機關報實際上已經帶頭“破例”了。
3月26日,《深圳特區報》在顯要版面以突出的手法發表了陳錫添的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一一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這篇一萬多字的通訊,詳細記述了鄧小平于1月19日至23日視察深圳期間的主要言行,尤其是他對改革開放所作的重要講話。
當天下午,《羊城晚報》全文轉載。第二天,內地有一些地方報紙也有轉載。香港媒體反應比較熱烈,有的全文轉載,有的則摘登或編發消息。
3月30日上午,好消息開始傳來。一位北京的朋友打電話告訴吳松營說:《光明日報》《北京日報》對這篇通訊全文轉載。到此時,吳松營那顆懸著的心才算落地。當晚,新華社作為重要稿件全文播發這篇通訊。
同一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很快根據新華社通稿,全文播發《東方風來滿眼春一一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之后,由邢質斌進行了長達45分鐘的口播。
第二天即3月31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轉載了《東方風來滿眼春一一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同時刊登了鄧小平在深圳特區視察時的4張照片。
美聯社、路透社、共同社等外國通訊社,十分敏感地捕捉到3月30日中國在輿論上發生的重大變化的事情。至此,鄧小平南巡引發的沖擊波,真的是“東方風來滿眼春”了。這個“春天的故事”,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大步向前的序幕。(來源:《新西部》。本文參考了吳松營著《鄧小平南方談話真情實錄一一記錄人的記述》,田炳信著《南方談話親歷者訪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