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
1927年黨的五大在武漢召開。這次大會成立了我黨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級的紀律檢查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然而,在大革命失敗后僅一年多的時間里,中央監察委員會的10名成員就有6名犧牲,到最后僅剩下2名。當時我黨處于十分嚴峻的革命關頭,沒有精力及時補充監察委員會成員。1928年中共六大撤銷了“中央監察委員會”這一黨內監督機構,代之以“中央審查委員會”。
五大時為何要組建中央紀律檢查機構
首先,我們黨從建黨之日起就十分重視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這對監察委員會的產生提出了制度要求。
其次,迅猛發展的黨組織亟待純潔隊伍、加強自身建設,這對監察委員會的成立提出了現實需要。
再次,各級黨組織亟待加強民主作風,完善組織建設,實行集體領導,這給監察委員會的成立提出組織要求。
最后,俄共(布)、廣東區執行委員會成立監察委員會的成功實踐,為中央紀律監察機構的成立積累了國外、國內的寶貴經驗。
各級監察委員會都做了哪些工作
五大成立了由10名委員組成的中央監察委員會,五大結束后,他們就戰斗在不同的戰線上。
在中央監察委員會誕生剛20天時,中共中央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就作出決議:開除黨籍問題——由組織部通知監委開會。這也標志著中央監察委員會已經正式開始工作。
1927年9月,由程志筠、劉遠翔、劉宗沛為委員、何若噓為候補委員的中共四川省監察委員會在成都成立。東北地區黨組織也按照黨的五大的規定,組建了東北地區黨的紀律檢查機構。
1927年12月14日,中共湖北省監察委員會成立,并很快在改組黨的組織、整頓黨的紀律方面履行了職責。1928年1月6日,湖北監委發布湖北省委通告,明確提出了湖北省改組黨組織的具體辦法,還特別重視和強調了加強黨的政治紀律問題。湖北省監委特別強調,對于貪污與臨陣退縮分子,無條件開除黨籍,遇必要時加以嚴厲地處罰。隨后,省委和省監委又頒布了第十七號通告,對暴動中黨員的紀律問題進行了嚴格規定。為防止出現貪污、揮霍和濫用公款的情況,湖北省委和省監察委員會還分別在第3號和第10號省委通告中,制定、頒布了《各級黨部經濟整頓辦法》和《關于省、市、區、縣干部各級干部生活費的規定》。
中央監察委員會在黨的制度建設上發揮了哪些作用
從成立到廢止,中央監察委員會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短短的一段時間里,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中央級的專門紀律監督機構,它對黨的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立這一機構的實踐,是黨的紀律檢查機構建設的重要探索,為黨的紀律檢查制度建立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組織和實踐基礎。
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成立,是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重大創舉。一大至四大,由于黨員人數尚少,沒有成立專門的黨內監督機構,處理黨員不廉行為和違紀行為由中央局或中央執行委員會及地方黨組織直接負責,直到五大才有了黨內監督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兩委(即中共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基本平行、互相制約,黨內專門監督機構比較獨立、完整地行使監督權力為主要內容的監督模式。這表明黨已經意識到不僅要有外部的監督,同時也要有內部的監督。雖然黨的五大確立的黨內紀律檢查與監督模式不久隨著大革命的失敗而發生了深刻變化,但在黨內成立專門監督機構,在黨的建設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