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齡
【摘 要】
目的:探討視覺康復訓練對低視力兒童視力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8例低視力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24例。對照組給與常規助視器驗配,觀察組給予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比較兩組患兒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以及訓練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為0.1-0.2與0.3區間患兒更少,而0.4與0.5區間患兒更多,差異顯著(P<0.05);訓練后,兩組CLVQOL評分均顯著上升,其中觀察組上升幅度更大,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低視力患兒實施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患兒視力,并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關鍵詞】 視覺康復訓練;低視力;兒童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034-01
低視力指的是手術、藥物或一般驗光配鏡均無法改善的一種視覺功能障礙,主要包括視力下降與視野縮小兩種類型[1]。由于低視力患兒存在著明顯的視覺缺失,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因此,積極矯正患兒視力對促進患兒正常生長發育意義重大。本研究觀察了視覺康復訓練對低視力兒童視力的影響?,F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8例低視力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24例。觀察組患兒13例,女11例;年齡6-14歲,平均年齡(10.2±3.5)歲;低視力I級14例,II級10例。對照組患兒14例,女10例;年齡7-14歲,平均年齡(10.3±3.3)歲;低視力I級13例,II級11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以及低視力等級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與常規助視器驗配,觀察組給予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1)制定計劃:根據患兒病情、性格、視覺活動、生活特點等制定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計劃;(2)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耐心地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患兒病情、訓練安排以及家庭護理知識與方法等,在溝通過程中積極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并給予心理疏導與安撫,同時告知患兒及其家屬只要堅持訓練,視力是可有效恢復的;(3)助視器使用:①固視訓練:根據視力為患兒選擇合適的助視器,調整助視器逐步分辨卡片上從小到大、從簡到繁的字母或者圖案;②跟蹤訓練:指導患兒保持眼球不動,讓字母或圖案逐漸進入患兒視野,在閱讀過程中緩慢地按從左向右順序讀,也可將左手食指放于閱讀材料行首,在閱讀時右手拇指跟隨閱讀進度緩慢移動;③追蹤訓練:護理人員取一個較小的深色球在患兒視野內前后左右地移動,讓患兒眼球跟隨深色球轉動,接著更換更小的深色球進行練習;此外,在訓練過程中要求患兒正常佩戴,以便知曉患兒視力與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4)視覺定位能力訓練:為患兒選擇其感興趣的文字材料與閱讀訓練圖冊,護理人員任意選擇某個文字或圖案要求患兒找出,同時為患兒開展筆畫訓練,從易到難,指導患兒順著線條軌跡進行臨??;⑤視覺記憶能力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兒先記住房間內的陳設物品,再任意取走一件,讓患兒指出取走的物品及其特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以及訓練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①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包括0.1-0.2、0.3、0.4、0.5,共4個區間;②生活質量:應用低視力生活質量量表(CLVQOL)進行評定,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以x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最佳矯正視力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為0.1-0.2與0.3區間患兒更少,而0.4與0.5區間患兒更多,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訓練后,兩組CLVQOL評分均顯著上升,其中觀察組上升幅度更大,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臨床對兒童眼部問題關注度的不斷提升,低視力兒童群體現已成為臨床研究的主要人群。低視力不僅會影響到患兒對社會生活的認知,還會直接干擾患兒肢體活動,從而影響到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并且隨著病情進展,甚至會導致患兒出現終生性視力缺失[2]。因此,給予低視力患兒及時有效的治療與康復訓練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訓練后最佳矯正視力為0.1-0.2與0.3區間患兒更少,而0.4與0.5區間患兒更多;訓練后,觀察組CLVQOL評分明顯高于訓練前與對照組。表明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可明顯改善低視力患兒的視力,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通過制定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計劃,可讓康復訓練更具針對性、計劃性,從而確保視覺康復訓練的順利開展;通過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可讓患兒及其家屬了解疾病與治療相關知識,并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導與安撫,從而緩解患兒的不良情緒,重新樹立起治療信心;通過助視器的應用不僅可循序漸進地改善患兒視力,還可及時知曉患兒視力與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3];通過視覺定位能力訓練不僅可訓練患兒的快速閱讀能力與精準度,還可訓練其頭部運動追蹤能力,從而提高患兒眼、手配合的能力;通過視覺記憶能力訓練可有效訓練患兒的視覺記憶能力[4]。
綜上,對低視力患兒實施個體化視覺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患兒視力,并提高患兒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曾玉,席淑新,葉志成,等.技能訓練對成人低視力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11-414.
[2] 杜蓓,韓丁,簡旭,等.低視力患者助視器驗配的應用效果評估[J].眼科新進展,2017,37(10):951-954.
[3] 朱文琿,廖瑞端,周建華,等.助視器配戴對低視力兒童康復作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8):894-896.
[4] 付秀華,王新宇.國內居家老年低視力患者護理需求現狀研究[J].河北醫學,2017,23(9):1560-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