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軍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也得到了質的飛躍,企業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在發展過程中努力做到合理管理和節能發展,由此可見我國的電力企業在不斷的加快以及完善節能服務體系的建設。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電氣工程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繼電保護問題的解決就有著代表性的意義。
關鍵詞:配電網;保護;供電質量;故障損失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1.142
為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供電服務是智能配電網的主要特征,它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因供電質量的不穩而給用戶帶來的損失。在電力系統中,日常中遇到的停電或電壓驟降大多都由于配電網故障所引起的,因此要想減少故障的不良影響就要實行高質量的配電網保護,它是最根本的解決措施。
1 智能配電網繼電保護的特征和存在的問題
1.1 智能配電網保護的特征
(1)配電保護原理與配置較為簡單。相對于輸電網故障對電力元件的損壞而言,配電網故障的損壞程度較小,一般不會產生電力系統的穩定問題。配電網的保護不過于強調超高速的動作,它的供電方式一般為輻射性供電方式,最大的優點是不用判斷故障方向,也不用考慮線路對測電源的故障電流影響。所以,配電保護對技術的要求相對較低,保護原理和配置都較為簡單。
(2)配電保護的配置和動作結果直接影響供電質量。配電網直接面對每一位用戶,一般為單電源供電,它產生的故障會直接造成用戶停電,故障期間發生的電壓驟降也是會威脅到設備的正常運轉工作,因此配電保護的配置及運動結果對供電質量有著密切且直接的影響。
(3)采用大量的熔斷器和重合器。配電網有著故障電流較小的特點,針對這一特點為了減少投資和占地面積,減少維護管理的工作量,會采用大量的熔斷器與重合器作為簡易的保護裝置。熔斷器有著反時限的保護特性,重合器與之基本相同,它們的反時限特性可以很好的與電力元件的發熱特性相互匹配。
1.2 智能配電網保護存在的問題
(1)對“如何減少因故障造成的用戶損失”方面缺少充分考慮。長久以來,我們在制定配電網保護方案時看重強調的都是“如何保證配電網的安全”,“如何簡化配電網的保護裝置”,但是對“如何減少因故障造成的用戶損失”方面卻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例如:我們通常只在變電站出線斷路器處配備保護,卻忽略了支線或者用戶側的保護措施,即使我們在支線或者用戶側安裝了熔斷器等保護裝置,但是如果沒有認真考慮保護裝置與變電站出現保護之間的相互配合,也是會造成支線上或者用戶側產生故障,最終導致停電。
(2)配電網保護對小電流接地故障選線和高阻故障保護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小電流接地故障選線是配電網保護中的一個典型問題,長時間以來都沒有得到一個成熟且可靠地選線技術,這一問題就導致供電企業只能逐一拉線路來選擇出故障線路。另外,由于配電網的故障電流小并且不穩定也造成了高阻故障,它的保護在近年來也變成了一個難題。雖然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對于小電流接地故障選線和高阻故障保護的技術有所突破,但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還是有所限制的。
(3)繼電保護與配電網自動化不能高度配合。目前配電網自動化作為一種供電舉措的應用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要根據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全面綜合的考慮繼電保護與配電網自動化的總體配合,制定出最佳部署方案。可是在一些配電網自動化的項目實施中,卻忽略了與繼電保護的配合。比如,有時工作人員在保護配置和整定不夠合理的狀況下建設自動化系統,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穩定效果,產生“脫節”現象。
(4)不能適應大量的DER接入。以往傳統的配電網絡是一個向負荷單方向分配電力的無源網絡,它的保護配置忽略了網絡中會有DER接入。現階段為了保證現有的保護正確動作,DER并網技術對接入的DER容量有著嚴格限制,這就對DER的作用有所限制,也是我們現今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2 繼電保護問題的應對策略
(1)加強組織制度的建設,提高管理的可靠性。有了嚴格科學的組織管理,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進行。因此對于配電網的保護管理方面,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加強組織制度的建設,科學采集、分析、運用數據,及時反饋,做到實事求是,以便于有效提高日后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2)定期對配電網線路進行檢測與維修。定期對配電網線路進行檢測和維修也是一種保護方法,這就要求企業要制定出嚴格的規章制度,工作人員有著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及時的發現線路問題,盡早將潛在的問題隱患消滅掉,做到防患于未然。
(3)促進電網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提升配電網自動化水平。鼓勵電力企業大力發展、積極學習高端電網技術,選擇高質量可靠的供電設備,大力發展帶電作業,保證不間斷供電,提高工作效率,維護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在電網自動化水平快速提高的現今,我們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升配電網自動化的水平。
3 總結
智能配電網保護可以有效的減少故障影響,是我們現階段提高供電質量的最根本措施。在制定保護方案時,電力工作人員一定要在保證配電網安全的同時,采取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最終達到以小投資獲得大收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樊淑嫻.信號注入法在有源配電網保護與控制中的綜合應用[D].山東大學,2011.
[2]劉健,贠保記,崔琪,何林泰,鄭劍敏.一種快速自愈的分布智能饋線自動化系統[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10).
[3]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電網建設中的繼電保護問題 講座四 配電網保護新技術[J].供用電,2012(04).
[4]楊春生,周步祥,林楠,徐飛.廣域保護研究現狀及展望[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09).
[5]畢天姝,余浩,張道農.基于RTDS的廣域保護與控制通用測試系統[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1(02).
[6]周念成,賈延海,趙淵.一種新的配電網快速保護方案[J].電網技術,2005(23).
[7]楊滔,王鹿軍,張沖,呂征宇.基于無功電流—頻率正反饋的孤島檢測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2(14).
[8]賈清泉,石磊磊,王寧,董海艷.基于證據理論和信息熵的消弧線圈接地電網融合選線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