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珍
【摘 要】
目的:探討白細胞清除術對高白細胞白血病的療效的護理體會。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05月至2016.12月我科收治高白細胞白血病患者26例,進行白細胞單采治療前后自身對照實驗,采取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整體護理模式,比較白細胞單采術治療前后的效果。結果:經白細胞清除術及個體化護理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 WBC 數由(229.2±41.91)×109 /L 降至(110.2±19.91)×109/L、P=0.0195,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 WBC 數由(153.8 ±26.22)×109 /L 降至(80.33±16.35)×109/L、P=0.038,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 WBC 數由(280.0±61.61)×109降至(122.8±33.20)×109/L、P=0.0375,治療前后WBC數量自身對照,其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結論:白細胞清除術及正確的個體化護理是治療高白細胞性白血病的重要輔助方法。
【關鍵詞】 白細胞清除術;高白細胞白血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7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126-02
高白細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細胞數>50*109/L的白血病。臨床上可見出現高粘滯血癥,易發生顱內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嚴重并發癥,屬高危白血病,早起病死率高,預后差[1]。如立即進行化療,大量白細胞分解產物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彌漫性血管內凝血、高尿酸血癥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2]。白細胞清除術:是指去除病人循環血液中異常增多的病理白細胞以減少其對人體的損害作用。治療性血液成分單采術是指分離和清除患者循環血液中某些病理成分,還輸其正常成分的一種見效迅速的輔助治療手段,近年來正在廣泛應用[3]。在白細胞單采過程中,穿刺部位出現血腫、低鈣血癥、低血容量、心血管反應等為常見的不良反應。通過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不良反應應盡早干預,對提高白細胞單采術的療效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對26例高白細胞白血病患者,采用白細胞單采術治療,并對其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05月至2016.12月我科收治高白細胞白血病患者26例,WBC≥50×109 /L定義為HAL,診斷標準參考《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3版)國內形態學分型診斷標準[4]。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0 例,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6例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10例 。單針式 MCS + 型血細胞分離機為美國血液技術公司生產,選擇 PBSC程序卡中的TLR程序及971E耗材,上海血液技術公司提供的抗凝劑(ACD-A)。
1.2 方法
1.2.1 血細胞分離前的準備 首先,確保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無活動性大出血;其次,患者血紅蛋白≥60g/L,血小板≥10×109/L;完善血凝常規、乙肝五項+三抗體、心電圖等相關檢查。
1.2.2 儀器參數的設置 參照 MCS + 型血細胞分離機分離程序參數,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定指標數值。
1.4 護理
1.4.1 術前護理
a.準確測量患者的身高、體重,完善病人的心、腎、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血鈣、乙肝五項+三抗體及血常規。
b.因白細胞清除術易造成患者的口唇及四肢麻木現象,可告知患者術前術后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骨頭湯等[5]。
c.保護好兩肘部的大血管。
d.心理護理:由于病人正受疾病折磨,加上對該項技術的不了解,常常會有緊張、焦慮的情緒。護士術前應用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與患者及家屬盡心溝通,介紹治療的目的、過程、配合方法、術程時間、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有關的費用,通過積極鼓勵,穩定患者及家屬情緒,有利于治療過程的配合。
e.評估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及血管情況。術前工作是否完善,如:家屬簽字等。
f.備好各種器械及搶救物品。
g.術前囑患者排便,并協助其采取舒適體位。
1.4.2 術中護理 我們有專門的白細胞采集室和相關采集人員,此處護理以加強病情觀察,管道維護、防止并發癥為主。
1.4.3 術后護理(患者返回病房)
a.預防出血:由于行白細胞清除術后患者的血小板會明顯降低,因此要嚴格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傾向,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黏膜,監測血常規、凝血常規。拔針時穿刺點一定要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扎。
b.預防感染:高白細胞白血病患者在發病時常常已有感染,在白細胞清除后,患者體內部分球蛋白丟失,機體抵抗力明顯下降,極易發生感染,應予保護性隔離,居住單人間,加強病房的消毒隔離,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減少家屬探視次數,防止交叉感染。要求患者注意個人衛生,飯前飯后漱口,便前便后及時坐浴,避免接觸感冒患者。
c.術后監測生命體征,保持穿刺處清潔、不出血。
d.觀察患者有無口唇、指端發麻等不適及異常癥狀
2 結果
2.1 白細胞單采分離治療效果 CML患者共 10例,經過單采后外周血中WBC水平由(229.2±41.91)×109 /L 降至(110.2±19.91)×109/L,差異有顯著性( P<0. 05)。AML共6例,經單采后WBC由單采前(153.8 ±26.22)×109 /L 降至(80.33±16.35)×109/L,差異有顯著性(P<0. 05)。ALL共10例,經單采后 WBC由單采前(280.0±61.61)×109降至(122.8±33.20)×109/L,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白細胞單采不良反應 白細胞清除術的不良反應15例(57.69%)患者有低鈣血癥表現,如口唇麻木手足麻木、乏力胸悶、心悸等,經口服或靜脈注射 10 %葡萄糖酸鈣10-20ml后,癥狀緩解,不影響治療,對出血癥狀明顯或合并DIC的患者,術中及術后均未發現出血加重。2例(7.69%) 患者穿刺部位出現血腫,經局部加壓止血治療好轉,5例(19.23%)患者出現高熱,考慮與原發病相關,給予對癥退熱治療好轉。
3 討論
高白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白細胞清除術能在短期內分離、去除大量白血病細胞,降低血液粘滯度,避免了過多分解產物對機體的損害。同時降低了腫瘤負荷,減輕了后續化療時高尿酸血癥,高鉀血癥,DIC,腫瘤溶解綜合征等的危險,為原發病的治療爭取了時間。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及患者痛苦,并為進一步治療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徐遠征,田桂花,張淑蘭.急性高白細胞性白血病臨床治療分析. 山東醫藥. 1999年第 39卷第5期.
[2] 李小華.白細胞清除術輔助治療高白細胞白血病的觀察與護理. 《海南醫學》. 2009年第20卷第12期.
[3] 田兆嵩.臨床輸血學.第 2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2-103.
[4] 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 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