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整
【摘 要】
目的:分析婦產科手術室中運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某醫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5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進行實驗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負面情緒改善程度及血壓、心率變化值。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血壓、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負面情緒改善明顯,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舒適護理;手術室;婦產科;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136-01
任何疾病采用手術治療都伴隨一定的風險,一時操作疏忽都容易造成醫療事故,不僅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還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1]。所以對婦產科手術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緩解患者的應激反應,保證手術程序順利進行,提升治療效果。本文通過對本院5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應用舒適護理探究其護理效果,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醫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5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進行實驗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21+10.18)歲,對照組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9.15+12.37)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患者精神意識正常;(2)患者均符合婦產科手術相關病理特征;(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者伴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2)患者存在溝通障礙;(3)患者依從性差,不配合治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如:心理健康護理,常規用藥叮囑和基本健康知識普及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前護理人員需給患者介紹手術醫生資質、手術室環境,通過舉例子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并介紹相治療流程和術后達到效果,提升患者治療信心。(2)護理人員陪伴患者進入手術室,安撫患者情緒,給患者講述手術步驟及可能出現的不適反應,輔助患者潤濕口唇,輔助按摩患者血液循環不良的部位。(3)術后護理人員需清潔患者皮膚,避免消毒液及血液殘留,幫助患者穿好衣物,避免受涼導致患者體溫過低,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及時與主治醫師進行溝通,必要時給予吸氧處理。
1.3 判定標準 采用焦慮和抑郁自量表(SAS、SDS)評估患者情緒情況,患者負面情緒越嚴重,評分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計數的資料數據用 (%)率表示,同時采用 t檢測,計量平均數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其次采用x2檢驗不良反應發生率,P<0.05。最后使用統計學SPSS21.0的軟件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壓、心率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血壓、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護理也逐漸提出了新的要求,舒適化護理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2]。在婦產科手術中產婦屬于一種特殊的群體,產婦分娩疼痛情況與產婦心理素質密不可分,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其分娩質量及預后水平。
本次實驗研究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血壓、心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血壓、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女性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心理防線較為脆弱。舒適護理可以在改善患者情緒的同時提升患者的舒適度,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水平,促進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負面情緒改善明顯,具有一定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邵清春,溫麗華,祖新霞,等.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9):1349-1351.
[2] 孫妮娜,王克芳,張雪梅,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焦慮情緒及分娩疼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