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波 劉芳芳
【摘 要】
目的:研究季節性腹瀉檢驗中大便常規檢驗的應用意義。方法:研究對象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0日我院125例季節性腹瀉患者,根據腹瀉季節分為四組,所有患者均行大便常規檢查。觀察四組檢查結果,分析病原體種類。結果:在檢查結果方面,31例冬季組以志賀菌所占比例最高,數據為58.06%,較秋季組、夏季組更高,P<0.05;36例秋季組以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數據最高,分別為33.33%、36.11%,較冬季組、春季組均更高,P<0.05;40例夏季組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概率最大,分別為32.50%、30.00%,高于冬季組、春季組,P<0.05;24例春季組志賀菌數據最高,數據為58.33%,顯然高于秋季組、夏季組,P<0.05。結論:大便常規檢驗應用于季節性腹瀉檢查中,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 季節性腹瀉;大便常規檢驗;檢查結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225-02
在腸道疾病中,腹瀉發生概率較高,屬于常見多發疾病,主要是因病原菌侵入機體所致,一般而言[1],正常排便一天一至三次,腹瀉患者可見次數明顯增加,且糞便以水分居多,可能伴有膿血、未消化食物等,臨床發現,季節性腹瀉,病原微生物、臨床癥狀均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探討季節性腹瀉檢驗中大便常規檢驗的應用意義。
1 基礎資料、方法
1.1 資料 我院125例季節性腹瀉患者進行此次研究(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0日),根據腹瀉季節分為四組。
24例春季組:年齡[上限52歲、下限18歲、平均值(26.71±3.04)歲],男女之比為15:9。
40例夏季組:年齡[上限55歲、下限20歲、平均值(26.55±3.12)歲],男女之比為22:18。
36例秋季組:年齡[上限54歲、下限19歲、平均值(26.56±2.98)歲],男女之比為20:16。
31例冬季組:年齡[上限53歲、下限22歲、平均值(26.49±3.09)歲],男女之比為18:13。
上述資料對比不具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大便常規檢驗,收集標本后立即送檢,將細菌接種至弧菌顯色培養基、ECC顯色培養基、沙門菌增菌液、SS瓊脂平板、堿性蛋白陳水,沙門菌增菌液放置二十四小時,充分反應后,于沙門顯色培養基、HE培養基接種,堿性蛋白陳水培養二十四小時后,于弧菌顯色培養基轉種,統一鑒定病原菌種類。
1.3 指標 觀察四組檢查結果,分析病原體種類。
1.4 統計學處理 檢查結果屬于計數資料,借助卡方檢驗,以SPSS20.00軟件分析,兩者對比差異較大的必要條件為P<0.05。
2 結果
在檢查結果方面,冬季組以志賀菌所占比例最高,數據為58.06%,較秋季組、夏季組更高,P<0.05;秋季組以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數據最高,分別為33.33%、36.11%,較冬季組、春季組均更高,P<0.05;夏季組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概率
最大,分別為32.50%、30.00%,高于冬季組、春季組,P<0.05;春季組志賀菌數據最高,數據為58.33%,顯然高于秋季組、夏季組,P<0.05,具體數據如表一所列:
3 討論
腹瀉發生概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及正常工作及生活,臨床可見排便緊急、肛門不適等異常癥狀,可靠的檢查方法是保證治療效果,控制季節性傳染源的重要舉措[2~3]。
季節性腹瀉與患者生活飲食習慣等均有一定關系,沙門菌主要存在于肉類食物,病原菌侵入機體后引發食物中毒,導致腹瀉,志賀菌所致腹瀉主要表現為膿血、腹瀉、腹痛、發熱等癥狀,副溶血弧菌主要存在于鹽腌制品、海產品、蛋制品、蔬菜等[4~5],本文對四個季節組行大便常規檢驗,分析疾病發生特點,結果發現,冬季組以志賀菌所占比例最高,數據為58.06%,較秋季組、夏季組更高,P<0.05;秋季組以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數據最高(33.33%、36.11%),較冬季組、春季組均更高,P<0.05;夏季組沙門菌、副溶血弧菌概率最大,分別為32.50%、30.00%,高于冬季組、春季組,P<0.05;春季組志賀菌數據最高,數據為58.33%,顯然高于秋季組、夏季組,P<0.05。從數據來看,大腸埃希菌所致腹瀉無季節性,沙門菌以夏秋兩季較為常見,志賀菌以春冬兩季常見。在實際生活中,應避免加熱不徹底的牛奶、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動物性食品,蔬菜、水果應清洗干凈,注意生熟食物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習慣,勤洗手。
綜上所述,大便常規檢驗應用于季節性腹瀉檢查中,可準確檢出病原體種類,利于下一步用藥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沙門菌以夏秋兩季較為常見,志賀菌以春冬兩季常見,大腸埃希菌無季節性特征。
參考文獻
[1] 馬昉.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7):153-154.
[2] 陳琰.LJ-2000大便常規分析儀在季節性腹瀉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28-30.
[3] 劉春香.季節性嬰幼兒腹瀉并發驚厥60例臨床病因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4,37(6):71-73.
[4] 李錫太,陳艷偉,何戰英,等.北京市2009-2015年發熱、腹瀉癥狀聚集性疫情季節分布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7,38(1):86-89.
[5] 張利,孫林春.兒童腹瀉病原學檢測及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12):114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