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山西遠大公路橋梁建設養護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4000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道路橋梁具備安全性和耐久性,也需要一定的美觀性。但是目前在道路橋梁的實際施工中,裂縫的出現對此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針對道路橋梁施工中裂縫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預防方法,防止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產生裂縫,影響到道路橋梁各方面的性能。
現階段,大多數路橋工程都是由混凝土結構組成,盡管混凝土材料的合理運用能夠提高整體工程的安全穩定性,但也存在諸多缺陷,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在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造成混凝土結構裂縫的誘導因素是較為多樣的,如溫度控制不到位導致的裂縫、材料質量不達標導致的裂縫、施工工藝不合理導致的裂縫等。裂縫問題不僅會影響工程項目的美觀性,還會降低結構的穩固性,增加發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制約城市經濟發展。
在施工過程以及建筑成型之后,都會因為氣溫條件的變化產生熱脹冷縮問題,如果養護護理不及時就會產生裂縫,道路橋梁在施工過程也是如此。一年有四季以及各個地區的晝夜溫度差不同,都會導致道路橋梁的溫度裂縫,例如在炎熱的夏季,道路橋梁經過長時間的暴曬,其表面的溫度會急劇升高,而在有些路段由于有陰涼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表面溫度正常或者過低,橋體內部溫度急劇不平衡就會導致裂縫的產生,再加上大量車輛的經過會急劇加速路面和橋體的受損。
收縮裂縫主要是指混凝土因外界因素所致的體積變化,一般情況下是干縮裂縫與塑性裂縫,其中塑性收縮裂縫的發生時間主要在混凝土初凝階段,此時具有較高的水化反應,水分會出現大量增加的情況,導致混凝土收縮。干裂裂縫主要在混凝土硬化前后,表層混凝土水分散發比較快,內部結構熱量散發相對較慢,直接導致混凝土表面收縮性相大,內部收縮性小,致使收縮情況產生一定的不均勻,從而發生收縮裂縫現象。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和現代化城市建設工作的推進,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同時,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汽車保有量逐步擴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路橋工程的承載負荷壓力,并對其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從專業角度來說,道路的拉應力與其自身的抗拉強度呈正比例關系,一旦內部結構出現裂縫,隨著使用年限的延長,會制約工程性能發揮,降低安全穩定性,甚至威脅公眾財產安全。
在對因溫度因素導致道路橋梁裂縫問題進行預防的過程中,主要就是防止及降低混凝土結構的熱脹冷縮應力。在實際施工期間,相關工作人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在配制混凝土時,可在骨料中加入一定的水分進行降溫,特別氣溫較高的夏季,更要將溫度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之內;②在選擇混凝土原材料時,應選擇干縮程度較低的混凝土,從根本上保證混凝土的強度;③及時處理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塑性沉降問題;④結合實際施工溫度,對混凝土結構中的含水量進行及時的調整;⑤通過對混凝土澆筑時間、速度等系數進行有效控制,從根本上降低溫度裂縫問題的發生。
針對收縮裂縫的預防,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以下工作:①嚴格控制混凝土結構水灰比,選擇水化熱程度相對較低的水泥類型;②通過對混凝土結構中骨料含泥量的控制,降低混凝土結構中的孔隙率;③在道路橋梁混凝土結構澆筑之前,做好基層及模板的潤濕及收面工作;④做好混凝土初凝后及終凝前的二次抹壓工作,從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結構中的密實度及抗拉力,從而降低收縮量;⑤在道路橋梁混凝土澆筑后,對該結構進行及時的養護作業,保證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的程度;⑥對已經發現的細微裂縫進行及時的處理。
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前期,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需求,對工程整體施工流程及施工進度進行統籌的規劃,并對道路橋梁結構中的配筋量進行合理的設計。結合道路橋梁總體負荷情況,從而保證道路橋梁結構負荷性能能夠滿足投入使用階段的實際荷載重力[2]。相關管理部門也應注重施工圖紙的審核工作,特別是保障容易出現裂縫問題的重點施工環節內各項參數數據的準確性及全面性。同時,在道路橋梁的實際施工期間,也應加強與設計部門的溝通及交流,針對圖紙中較為模糊性的問題與相關人員進行研討,以此充分發揮出設計階段的正確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現裂縫會造成多種危害,進而會對橋梁的性能造成影響,從而出現安全隱患。為了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需有針對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本文重點對道路橋梁施工中裂縫出現的原因以及處理措施進行探討,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