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杜紅力
自2015年以來,不斷有專家預言產業互聯網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引擎。關于這一點,在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單位于今年5月9日權威發布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證。
在“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的品牌價值前20榜單中,共有騰訊、阿里、華為、京東、百度等5家互聯網公司上榜,數量僅次于銀行保險行業的8家。鑒于銀行保險行業的綜合服務實體經濟屬性,并不能具體反映出經濟發展中各個行業的貢獻指數,那么如果剔除銀行保險行業品牌的話,互聯網品牌則占據了品牌價值前20強的近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20榜單中,騰訊、阿里均以超過3000億元品牌價值居于品牌價值百強榜的前兩位,領先于其他行業品牌。同時,前20榜單中,制造業只有中國中車上榜,沒有一家地產公司上榜。
品牌價值的高低,綜合反映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對整體經濟發展的貢獻度,“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的數據反映出,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在“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三年多來,“互聯網+”在各個行業落地開花,以騰訊、阿里、京東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更是迎來了一波跨界擴張和資本圈地的狂潮,騰訊突破社交邊界,阿里突破電商邊界,京東突破網上零售邊界,向金融、農業、制造、文娛、生活服務等更廣闊的商業領域拓展。
這一波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具有明顯的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特點。以阿里為例,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的數據產業深度融入經濟發展之中,馬云更是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等“五新”戰略,并成立阿里巴巴“五新”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構成幾乎囊括了阿里系主要業務線的負責人,顯示阿里巴巴著力推動發展新經濟的雄心。
在五新戰略推動下,阿里在各個領域的“互聯網+”中撒下巨網,比如新零售領域,僅2017年阿里巴巴就砸下了500億元人民幣進行收購,包括以224億港元(約合190億人民幣)獲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2018年開年三個月,阿里更是狂撒700億元分別入股了萬達影業,居然之家以及ofo,全資收購餓了么。
事實上,以阿里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不僅自身發展形勢喜人,還全方位賦能其他產業,帶動了更多其他中國品牌的崛起,促進了很多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此,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周升和在“第二屆中國品牌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發布”活動現場表示,“阿里巴巴作為一家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互聯網高科技企業,有義務有責任并有能力落實國家的品牌戰略,扶持打造中國品牌,更加愿意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培育中國品牌的成長,樹立中國品牌的形象,講好中國品牌的故事的。阿里巴巴從一家電商公司發展到今天,業務從電商、物流、云計算、文化娛樂等等,經過18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條走向開放協同的生態系統,隨著整個商業領域的快速發展,有超過3000萬的中小企業和5.2億消費者在這個生態中與阿里巴巴一起成長,在國家經濟快速平穩增長的大背景帶動下,互聯網經濟保持持續強勁的增長良好勢頭。"
周升和表示,“天貓已經擁有超過15萬品牌入駐,天貓還將不斷引進國內外優質品牌,在品牌與消費者之間搭建橋梁,阿里巴巴通過天貓出海等品牌進一步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走向國際市場,打造國際品牌,樹立國際品牌的形象,阿里巴巴通過萬能的淘寶孵化培育中國的品牌,通過天貓做大做強中國的品牌,打造和開放普惠利他的商業平臺,阿里巴巴將繼續秉承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幫助中小企業他們發展,幫助他們獲得成功,他們成功了,阿里巴巴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通過淘寶進一步孵化自主品牌、民族品牌,通過天貓將自主品牌做大做強。”
從2018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榜單來看,人們習慣的“BATJ”的品牌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騰訊阿里的品牌價值遠超百度(約951億元),甚至百度的品牌價值也低于華為和京東,互聯網品牌價值的正確排名是“ATHJB”。除百度外,其他四家互聯網企業品牌價值均超過千億元。
事實上,BATJ品牌價值的座次調整并不令人意外。近年來,百度公司重金投入和發展“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兩大互聯網技術領域,希望借此完成對AT的追趕和反超,但發展并不順利,先是百度首席科學家、百度大腦靈魂人物的吳恩達在2017年離職出走,緊接著,背負百度此番轉型重要任務的二號人物陸奇也于近日確認將離職。消息一出,百度的市值一夜蒸發了600億元,這為百度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等領域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相比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等在拓展業務領域和邊界上的順風順水,百度在尋求業務突破方面,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來自內部人才的頻繁變動。從2010年開始,百度平均每年都有兩位高管離職,根據騰訊的一份統計顯示,從2007年到2017年,百度至少有十位副總裁、二十多位高管離職。從2015年至今,百度離職高管超過十位。
相比百度的掉隊,華為替代百度強勢鎖定互聯網品牌價值前三,則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移動互聯網5G時代的王者風范。
5G技術是萬物互聯的開始。在未來的世界當中,所有的東西都是能夠被連接的,包括我們我們生活的物理世界以及虛擬的數字世界,而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接口,需要5G技術去完成。所以,擁有5G技術的話語權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未來能否享受品牌和經濟紅利。
近期,聯想的5G投票事件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撇開浮躁和喋喋不休的爭論,華為在5G方面的發展和布局的確可圈可點,未來值得期待。今年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5G是最大的熱點,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華為在5G上的端到端布局。如果說華為與國際巨頭的關系,在3G時代是跟隨,4G上是持平,那么在5G上絕對是超越,而且這種超越是端到端的,涵蓋網絡、終端、芯片的方方面面。會上,華為展示了全球首款3GPP標準的5G CPE商用終端,這款終端內置的是華為自己的芯片:巴龍5G01芯片,這也是全球首款商用的、基于3GPP標準的5G芯片。
而品牌價值排名第33位的聯想,若要保持在未來不掉隊,則可能還需要更多地投入人力和資金來研發自己的核心技術,以免步百度后塵追趕不及,畢竟當前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沒有核心技術就會落后挨打。
總體上,在2018年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中,互聯網企業的占比不高,僅占11席。
不過,互聯網品牌占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因為(除華為外)很多未上市的互聯網品牌巨頭不在此次百強榜價值評價的范圍之內。比如,在百強榜中,網易、攜程在列,分別居第21位和第46位,但作為非上市公司的菜鳥物流、小米、螞蟻金服、滴滴、美團等均未上榜,盡管它們未來上市的估值均有望超過網易和攜程。
以小米公司為例,它的很多硬件產品在中國乃至國外的年輕人當中已經非常普及,“米粉”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級的品牌符號,創始人雷軍的國內知名度直逼馬云、馬化騰。
5月3日,港交所在其官網上披露了小米正式提交的IPO招股書,小米有望成為僅次于阿里和騰訊的第三大互聯網科技公司,專家預計上市突破1000億美元市值的概率較大,極有可能創下香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IPO的新紀錄,同時也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科技新股。
有投行分析認為,未來兩三年,科技及科技相關企業將開啟密集上市的超級周期,總估值或超5000億美元,其中就可能包括螞蟻金服、滴滴、美團大眾點評等人們熟悉的中國新經濟的代表企業。
這也意味著,中國互聯網品牌的崛起也才剛剛開始,此番發布的“2018年中國品牌價值百強榜”榜單,還未能全部反映出“互聯網作為中國經濟新的動力引擎”的真正實力,而隨著新經濟巨頭上市潮的來臨,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將會被納入到中國品牌價值百強評價范圍內,屆時互聯網新經濟對中國總體經濟的貢獻度將可通過“品牌價值”這一綜合指標得到更真實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