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遂平縣仁安醫院中醫科,河南 遂平 463100
急性腦梗塞是由于供應腦組織的血管被血栓或脫落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堵塞,導致該血管供應的局部腦組織區域無法得到充足血液供應[1]。急性腦梗塞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以老年患者為主要發病人群,發病時表現為肢體感覺及運動受限,麻木、偏癱及語言不清等[2]。急性發作期過后,腦梗塞相關后遺癥是影響患者后期生活質量的重要問題,腦組織經過缺氧、缺血后導致其不同程度的炎癥、水腫及壞死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自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筆者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聯合血栓通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療效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腦梗塞后遺癥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男59例,女31例;年齡38~87歲,平均(59.85±3.12)歲;病程7個月至4年,平均(2.3±0.4)年。觀察組男54例,女36例;年齡34~85歲,平均(60.08±3.16)歲;病程6個月至4年,平均(2.1±0.5)年。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2006年制定的《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診斷標準(試行)》[4]:突然發病,以極快的速度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體征與癥狀(包括共濟失調、吞咽困難、眩暈、語言障礙、偏癱、偏身感覺障礙等),持續時間超過24 h;發病24 h之內經常規頭顱CT掃描無明顯變化出現,24~48 h之后便會有梗死區低密度改變出現。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符合治療指征;③簽署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藥物禁忌患者;②腦出血患者;③依從性差患者;④孕婦及分娩期女性。
1.4 方法 對照組單純使用血栓通治療,給予患者血栓通(國藥準字Z44023081;生產單位:廣東遠大藥業有限公司),靜脈注射。1周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觀察組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聯合血栓通治療。補陽還五湯中藥配方:生黃芪30 g,赤芍12 g,川芎12 g,當歸尾9 g,紅花9 g,桃仁9 g,地龍9 g。伴有惡心嘔吐者,加半夏12 g;伴有不思飲食者,加焦三仙10 g;伴有脹痛走竄不定者,加枳殼15 g和川楝子10 g;伴有口干舌燥者,加沙參10 g和烏梅8 g。溫水煎服,1次/日。血栓通(國藥準字Z44023081;生產單位:廣東遠大藥業有限公司),靜脈注射。1周為1個療程,治療4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4療程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神經功能缺損(NDS)評分、長谷癡呆量表(HDS)以及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
1.6 療效判定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基本痊愈:NDS評分減少90%以上,病殘分級為0級;顯著進步:NDS評分減少46%~89%,病殘分級為1~3級;進步:NDS評分減少18%~45%;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惡化。總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數+顯著進步例數+進步例數/總例數×100%。

2.1 兩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NDS評分均有下降,且觀察組NDS評分下降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HD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HDS評分與治療前均有升高,且觀察組HDS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分,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DS評分比較 (分,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MoCA評分與治療前均有升高,且觀察組MoCA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 (分,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腦梗塞患者多數伴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能進展為癡呆。目前臨床將這種因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導致的明顯或非明顯性的腦血管病引發的認知功能障礙現象,稱之為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6]。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由非癡呆血管性認知功能損害發展為血管性癡呆,若診治不及時,患者認知功能損傷將無法逆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7]。尤其是多發性腦梗死,病變區域血流灌注量明顯降低,神經細胞興奮性障礙,患者繼而導致出現思維過程緩慢的現象。
目前針對這種因腦梗死引發的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臨床上主要以藥物為主,其中包括膽堿酯酶抑制劑、鈣拮抗劑、環氧化酶抑制劑及抗氧化劑等[8]。但上述藥物在臨床治療中的治療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從中醫角度講,腦梗塞屬“中風”范疇,主要與氣血逆亂、氣血不行及經絡瘀阻相關,活血化瘀是中醫治療該疾病的主要原則。本次應用的補陽還五湯的主要配方包括:生黃芪,赤芍,川芎,當歸尾,紅花,桃仁及地龍。生黃芪主行補脾胃之功效,主氣血旺盛,經脈通絡之功效;赤芍、川穹輔以活血化瘀之功效;當歸尾則主行活血養血之功效,其妙在活血化瘀的同時保持其養血效果[9]。該藥物的總體配方特點為兼具補氣活血功效,前者為主后者為輔,氣血雙治。
血栓通注射液因在調節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腦血管病、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內眼病等[10],本研究將其與補陽還五湯聯合共同治療腦梗塞患者后遺癥。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說明,補陽還五湯加減聯合血栓通在腦梗塞后遺癥中的治療效果優于單獨應用血栓通治療。治療后兩組患者ND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下降,且觀察組NDS評分下降優于對照組。說明加以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后,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更加明顯。HDS是臨床常用的癡呆評價量表,本次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兩組患者HD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升高,且觀察組HDS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對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本研究主要采用MoCA量表檢測,結果發現,治療后2組患者MoCA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均有升高,且觀察組MoCA改善優于對照組。該結果進一步說明加以補陽還五湯加減后在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中的優勢療效。
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加減聯合血栓通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臨床效果顯著,認知功能改善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