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巖
摘? 要:電氣控制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多個領域中,尤其是在工業生產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電氣控制技術進行優化,對進一步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現代電氣控制技術實現了生產與監控于一體,使得生產系統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就現狀來看,在實際應用中電氣控制技術還存在一定缺陷,還需要采取措施來對其進行優化,確保可以充分發揮其所具有的功能性。
關鍵詞:電氣控制;優化策略;應用缺陷
中圖分類號:TM571.2? ? ? ? ? 文獻標志碼:A
電氣控制技術已經由傳統手工控制轉變為自動化控制,對進一步提高生產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對現代電氣控制技術進行優化,對現存不同進行分析,爭取通過計算機程序控制器的應用,來提高控制系統的靈活性,同時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來適應工業發展要求。
1 電氣控制技術特點
電氣控制技術在工業生產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充分發揮其所具有的功能性,實際應用中必須要提高對電氣控制系統穩定性的重視。電氣控制的本質即將電氣控制系統作為核心,通過合理布線以及其他措施來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實際應用中所面對的工業生產設備不同,相應所采取的二次控制回路不同,布線特征差異較大,務必要基于實際條件來綜合分析。電氣控制系統穩定性的前提是可靠電源、保護回路、信號回路以及閉鎖回路。其中,電源為維持系統正常運行的供電對象,為電氣控制功能實現的基礎。保護回路則包括熔斷器、繼電器等組件;信號回路可反映系統工作狀態是否正常,且對于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自動回路,能夠與手動回路配合作業。閉鎖回路的作用即系統運行時能夠快速將電源切斷,制定停車回路維持設備穩定運行。只有各部分維持在正常狀態,才可實現電氣控制功能,滿足工業生產要求。
2 電氣控制技術現存不足
2.1 電氣控制系統不當
作為影響工業生產效率的關鍵,電氣控制系統一直都是研究管理的要點。現在電氣控制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工業生產中,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還存在較大不足,包括電氣控制系統選擇失誤、應用不當等。大部分情況下工廠均是基于生產產品特點與工藝要求來選擇電氣控制系統,但是基于成本考慮,無法保證所購買控制系統的適應性,無法滿足工廠實際生產要求,不僅會增大后期管理維護難度,還會造成成本浪費。同時,電氣控制系統運行操作以及維護管理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對系統設計以及操作人員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如果系統設計以及操作不規范,必定無法達到預期控制效果,影響實際生產效率。
2.2 電氣控制設備缺陷
所選電氣控制設備是否可以達到實際生產需求,直接決定了電氣控制技術功能性發揮效果,決定了工業生產效率。從實際生產數據來看,目前大約30%的電氣控制設備存在缺陷,并不能完全滿足實際生產要求。最為突出的問題即設備繼電器接口不規范,干擾電子控制開關運行效果,例如s7-200繼電器輸出接口額定電壓為220V,但實際生產中則選擇380V電壓,以此提高生產效率,在長期運行中會造成繼電器開關失靈,對設備控制程序產生重大不良影響。另外,設備內部走線混亂問題也比較突出,導致線路間相互干擾,設備接收到錯誤指令導致生產行為出錯。
2.3 系統自動化程度低
在高新技術的不斷推動下,工業生產中所用電氣控制設備在不斷更新,電氣控制系統功能也更為完善。但是受市場以及經濟條件限制,能夠真正意義上達到電氣自動化控制條件的工廠比例還比較小。尤其是工廠生產以及管理人員電氣控制以及自動化方面專業知識嚴重不足,對更新的設備運行原理以及維護規范了解不全面,在實際生產中操作失誤較多,不僅會降低生產效率,還會造成設備故障概率增大,無法充分發揮電氣控制系統所具有的功能性,影響電氣控制綜合效果。
3 電氣控制技術優化要點
3.1 電氣控制系統規范化
為全面發揮電氣控制技術的功能性,在工業實際生產中,需要提前與系統設計人員進行充分溝通,明確工廠生產真正需求,對電氣控制系統功能性與效率性有一個大體認知,然后基于生產工藝與作業要點來設計實用性與適應性更強的自動化系統。工廠應結合實際情況適時提出自身要求,以提高電氣控制系統實用性為根本,提出系統設計不當的內容,及時向設計人員闡明觀點與要求,便于設計人員修改,從根本上保證電氣控制系統的功能性與適應性。另外,面對高新技術不斷更新的情況,對于系統的設計還應重視創新,大膽應用新型信息技術,進一步推動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提高工業生產綜合效率。
3.2 電氣控制設備選擇
電氣控制技術功能的實現,需要以功能完善、運行可靠的硬件設備為基礎,因此在進行優化分析時,需要提高對基礎設施質量控制的重視。繼電器作為重要硬件設備,安裝使用時要保證其所接電壓的合理性,以安裝規范作為依據,嚴禁出現為追求短期高效率生產而改變接入電壓,導致設備服務壽命縮短。同時,設備選擇購買時還要對內部接線情況進行檢查,以免出現混亂走線問題,排除因走線問題造成的相互干擾,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例如安裝規范要求設備內部二次線截面不得小于0.5mm2,并控制線線間距在20mm以上。選擇性能穩定的硬件設備,是電氣自動控制功能實現的重要保障,不僅可以降低生產管理難度,也可減少設備整個生命周期內設備檢修成本,更大程度地來提高工業生產效率。
3.3 電氣技術網絡化
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將其與電氣控制技術相結合,已經成為工業生產控制系統發展的主要趨勢。工業工廠應提高對新型技術的重視,基于市場發展需求,加強電氣技術網絡化發展,推動信息技術與電氣自動化技術的融合。例如可采用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輔助設備用于電氣控制系統設計,并通過信息技術來對整個生產流程進行實時監控,隨時掌握每個環節運行狀態,并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提取分析,及時發現存在的隱患,為生產控制來提供可靠依據,進一步完善電氣控制系統功能。
3.4 專業人員技能培養
工業生產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為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求,達標行業標準,工業工廠應重視專項技術人員的培養,使其能夠系統地學習電氣控制知識,掌握系統各硬件設備運行原理與維護要求,確保在日常生產中能夠嚴格按照規范操作,減少失誤問題的發生。為生產以及維護人員提供培訓機會,參與一線實踐操作,將實踐與培訓相結合,更全面地了解系統工作原理,將系統錯誤率降到最低。
結語
目前電氣控制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一定缺陷,想要適應工業生產發展速度,還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積極引進新型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爭取不斷完善電氣控制系統功能,搭配規范化操作管理,達到最佳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宮慶寶.電氣控制技術及其發展展望[J].山東工業技術,2016(2):174-175.
[2]葉曉星.淺析電氣控制技術的應用現狀及前景展望[J].電子測試,2015(11):137-138,134.
[3]吳桂林.淺談電氣控制技術的應用及其發展[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5):37-39.
[4]彭文杰.當前電氣控制技術的不足與優化措施[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