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曉
摘 要:發電廠照明系統作為發電廠中重要的生產輔助系統之一,對于發電廠工作的正常進行不可或缺,同時也是發電廠安全運營、穩定生產的重要保障。研究證明,如果電廠照明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燈具的選擇不當會導致亮度不足,影響日常生產活動。通過對照明系統的特點、照明系統的功能和特點的分析,通過比較光源與燈具性能的差異,分析了電廠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以期為發電廠照明系統的設計和合理運行、優化管理提出寶貴見解。
關鍵詞:發電廠智能照明;燈具選擇;光源特性;系統設計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2.104
1 課題背景及意義
發電廠的照明系統主要涉及不同的場所,如房子內外。與其他民用建筑設施的照明需求有較大的差異:發電廠照明系統應滿足晝夜巡視維護的要求,在任意時間可以進行道閘操作;在工作區域照明時間久的同時也應該滿足在出現事故時有時間搶修;部分發電廠所處在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且在潮濕、海風等環境時可能會造成燈具、電線等設備損壞率較高,但是由于大型電廠維修較為困難,所以要求燈具、電線等設備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發電廠監控操作、通信預算、繼電保護等智能場所應該設置更高級別的照明系統,滿足較為精細工作的照明選擇。
2 發電廠照明系統設計現行規范
照明系統主要根據《GB5083-1999生產設備安全衛生設計總則》、《GB50034-200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等規范設計。
3 照明常用光源與光源選擇
將電能轉化為光的主要元素是光源,在發電廠智能照明系統中光源是實現照明的核心環節。光源的發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整個照明體系的效率。光源效率、色溫、光源壽命、起始點火時間和再啟動時間是光源選擇的關鍵。
當電極帶電時,熒光燈中的電極被激發的燈中的汞原子照射,并且燈管內壁上的熒光粉在紫外輻射厚之后吸收可見光。熒光燈是面發光光源成本低廉,光源分布較為均勻及顯色性能較為良好,燈具體積較大也是其主要的缺點,熱穩定性不好,光通維持率較低并且光衰較為嚴重。另外,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無極燈、LED燈也應配合具體場所運用。
4 智能照明系統概述
智能化控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已經成為主流技術,在我國當前科技技術下,智能照明的技術設備以及照明系統并沒有得到充分推廣運用,也正是由于技術設備制約的條件導致很多大型建筑采用傳統控制技術,真正意義上的操作系統要考慮光源的發光時間、亮度的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操作以及管理程度。當前我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以通過網絡結構劃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總線式智能網絡系統,另外一種是星狀結構混合式智能網絡系統,其中總線式智能網絡系統較為簡單并且擴展簡單,投資較少;星狀結構的可控性更高、維修較簡單,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較快。
4.1 燈具的選擇
發電廠中的蓄電池室以及電容室應該采用防爆型號的燈具,另外也應該使用年限較長,低噪音、小頻閃、電磁兼容性較為優良的鎮流器防止燈具損壞。燈具是更重要的因素,燈具具有透光率、光源分布和光器件分布的變化,燈具也可以用來固定和保護光源。在必要的情況下與電源相連。眾所周知燈具的主要起到保護固定光源、美觀程度以及滿足環境工作等功能。
4.2 發電廠照明系統設計原則
4.2.1 主控室照明系統設計原則
主控室是發電廠的中央樞紐,遙控監視、操作控制設備、以及發電廠的通信功能、繼電器保護等設備都在主控室的中央中樞內,也因此對主控室的照明要求具有較為嚴格的規定,在主控室的燈具應該選擇接觸面積大,散光好以及亮度低的優良燈具,同時也應該適當的增加燈具在空間內的擺放高度。對于小的控制室和無人值守的控制室,可采用嵌入式或吊頂照明進行布局,并可將嵌入式或阻燃光帶用于質量控制室。無論從壽命、能效考慮、都應該符合要求。
4.2.2 高壓室照明系統設計原則
高壓室的照明系統應該根據內部高壓柜以及分布在內的電氣設備相互兼顧,由于高壓室的職能作用較為特殊,高壓室內的照明設計應該考慮安全設備之間的間隔。保證足夠光度的情況下減少出現眩光等情況,安裝燈具的高度一般不應該低于2米。在現場應當考慮維修的便利,還應使用高效、長壽命高輕度的氣體放電燈。
4.2.3 戶外照明系統設計原則
在目前實際生產中,不斷完善的電網網架結構,讓高壓電氣設備正常運行成為可能,通常,高壓電氣設備在夜間不進行維護。因此,夜間工作照明系統的利用率遠低于其他照明設備的使用率。發電廠的室外照明系統應該每天都有值班人員在夜間檢查,同時也應該有主要的維修人員進行實時保證工作照明的搶修工作,一旦發生問題應主動檢查光源與電路保證正常的工作生活。
4.2.4 發電廠不同區域照明控制原則
每個燈具的開光控制應該相對適中,不能太多,在公共區域、建筑泛光等場所應該采用監控系統。
4.2.5 其他區域照明優化
在功能室內的日常燈具應該按照照明要求進行關閉,人體紅外感應控制的控制性較穩定,在技術和工藝上也日趨完善。
5 結論
日趨完美的照明技術與智能控制技術,讓我國的發電廠智能照明系統向著更綠色、更健康、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發展。因此對電廠照明智能系統綠色設計將不斷趨于完善,也會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偉.電廠及變電器智能照明系統的日常維護和啟動[J].貴州工程技術,2013(11):67+14.
[2]對于光源的不同照度精確計算方法的比較與研究[J].東北電力科技學院學報,2014(12):08.
[3]張志濤.智能變電所和高壓室內照明設計中優化選擇問題[J].北京電力,2013(07):18.
[4]王學艷.我國當前節能及數控技術的前景及研究方向[J].當代電力設備,2018,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