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敏 官毓釗
摘要: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與后續建設發展的重要突破點。本文通過“平臺+模塊”的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打破傳統學科性“理論+實驗+實習”的課程體系結構,對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進行重新分解整合,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 應用型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019-02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下,高校層次與類型的劃分更加清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依據自身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在向應用技術型高校的轉型發展上形成了共識。而如何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核心問題。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必須依托于合理、科學的課程體系,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突出人才培養的特色與優勢,才是成功轉型的關鍵和突破口。
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構建路徑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時應遵循必要的原則,即做到以產業技術進步推動課程改革,按照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和職業資格標準設計、重構課程體系,實現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因此,課程體系的建構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地建立課程間的協調與融合。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明確定位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師資力量、軟硬件設施、文化積淀等方面與傳統本科高校相比差距較大,想要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內涵式發展,就不能“新校學習老校、民辦學習公辦”,導致同質化發展,而應該從教育多樣化、質量多元化、人才培養個性化的角度來合理定位與發展,圍繞“地方性”的特點,樹立依托地方、特色興校的辦學觀念,突出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由模仿發展向創新發展戰略轉移,從而形成地域性、應用型、有特色的發展目標定位。
在應用型建設發展中,對接產業鏈,將3個及以上服務于同一產業鏈的關聯專業組成應用型專業群進行管理和建設,也更能體現出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
(二)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路徑
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根據崗位通用能力與專業能力確定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界定課程的邏輯關系,反向設計課程體系與課程教學內容。對原有課程體系,圍繞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結合辦學特色適當取舍,并根據崗位群的知識、理論、方法、技能和素質要求,有效整合形成有機聯系的課程模塊組整體。
因此,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學科與專業群建設的前提下,構建新型的“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應兼具系統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特征。一方面適應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系統性發展的特點,另一方面通過靈活調整適應專業人才培養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目標。課程體系主要由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專業群平臺課程、專業教育平臺課程、全程專業技能培訓平臺(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實踐與創業教育課程)四大平臺與多種模塊課程(含互聯網與通用信息技術應用課程、企業工具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校企合作課程等)構成(如圖1所示)。
在具體的培養培養過程中,實施分段培養模式,在前1~1.5年按專業群培養,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群平臺課程,之后再結合專業培養目標開展專業教育。通識教育平臺課程旨在培養的學生基本素養與通用能力;專業群平臺課程旨在打通專業群基礎,融通產業鏈通識能力;專業教育平臺課程旨在鞏固專業基礎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全程專業技能培訓平臺課程旨在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互聯網與通用信息技術應用課程順應“互聯網+”的新產業形態,為非信息類專業的學生開設,提高跨領域綜合應用能力;企業工具課程針對主要行業企業的崗位通用技能開設,加強學生就業能力訓練;創新創業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綜合能力,優化學生的能力結構;校企合作課程主要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基于真實案例、項目的應用型課程,強化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二、物聯網產業專業群應用型課程體系構建實踐
在具體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實踐中,強化基于崗位工作過程的分析,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重點結合企業實踐操作的模塊化分解需要進行調整,將具有共性的職業崗位所需專業知識和能力進行提煉及整合,形成專業群平臺課程。根據崗位工作任務設置專業核心課程,分析重點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明確崗位業務范圍,歸納出相應的工作領域,并轉換為對應的專業核心技能課程。同時按專業群對接的產業鏈以及與之關聯的具有代表性企業的技術需求,配置專業群中各專業方向課和任意選修課。從而實現產業全鏈條的知識貫通。
以福州理工學院物聯網產業專業群為例,該專業群對接福建省物聯網產業鏈中國脈科技、慧翰微電子、新大陸自動識別、京東方等十余家物聯網企業和技術服務機構,根據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和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標準,將專業群中的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物聯網工程三個專業按照物聯網行業技術系統結構的感知層、通信層和應用層,開展人才培養。
(一)以課程模塊對接職業崗位能力
突破傳統學科性“理論+實驗+實習”的課程體系結構,圍繞核心能力培養和職業適應性,對原有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重新分解和整合,按照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以“專業群平臺課程+專業教育平臺課程(基礎模塊+專業模塊)”的形式實現群內專業課程內容整合。
同時結合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和設置新的專門化教學模塊,使每一個教學模塊對接一個職業崗位能力,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見表1)。
(二)以課程標準對接職業標準
引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校企合作課程,以行業企業的真實運作任務、案例、技術革新項目及一線需求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素材載體,通過教學化處理后形成學習型項目,每個項目進一步分解為若干個相應的學習型工作任務,將知識點、技能要求融入各項目和任務中,形成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線的應用型課程模塊(見表2)。
三、結語
以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技術進步創新驅動課程改革,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點。通過“平臺+模塊”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構建,各專業能夠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專業特點、市場需求、生源特征等因素科學而靈活設置課程。特別是應用型課程模塊的設置能有效對接行業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和職業技術標準,強化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起到關鍵作用。但應用型課程體系的構建很難一步到位,在實踐過程中還需不斷反思、調整、優化。
參考文獻:
[1]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財政廳關于開展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作的通知[OL].http://www.fjedu.gov.cn/html/jglb/gdjyc/yyzx/2015/12/31/f1950e02-419b-497d-b3be-a2c24a4bface.html.
[2]徐愫芬.轉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課程體系的建構[J].職業技術教育,2015(35):20-22.
[3]肖義,肖敏.以創新人才培養為導向的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黑河學刊,2015 (12):117-118.
[4]陳基純.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項目驅動的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設計[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3): 139-141.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