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許多人都養成了晨練的習慣,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晨練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可以豐富晚年生活,增加生活樂趣。但是,很多老人在晨練回家后,往往感到身體疲憊,就會選擇去睡個“回籠覺”。事實上,晨練結束后立馬睡“回籠覺”是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的行為,因為,在晨練過程中,人體的肌肉、骨骼活動加速,機體為使各個組織器官及時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心臟則會加速泵血,血液循環也會隨之加快。如果老年人晨練后立刻上床休息,則會出現以下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狀況:
1.易造成老年人臟器缺血
當老年人從運動狀態轉為相對靜止的狀態時,靜脈血管失去律動,血液就滯留在下肢靜脈血管,回心血量減少,易造成心、腦、肺等臟器缺血、低氧,不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復。
2.易造成老年人四肢酸痛
人體肌肉會因運動產生乳酸等代謝物,如果代謝物不消除,則容易瘀積在肌肉、韌帶、關節、皮膚等組織內,容易讓人產生四肢酸痛、精神恍惚的不適感。
3.易影響老年人睡眠
睡一個“回籠覺”會讓一些老年人的生物鐘發生混亂,進而影響晚間睡眠,隨之白天容易困乏,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老年人在晨練后切記不可睡“回籠覺”。不僅如此,老年人晨練后還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老年人應根據自身情況控制運動量和運動項目,注意避免進行激烈的運動,老年人可在晨練時選擇太極拳、舞劍、慢跑、散步等較為緩和的運動項目,并且不論做什么項目的運動,都應事先做好熱身運動,如抻腿,活動腰、膝、腳腕等,逐步增加運動量。其次,注意外出晨練的時間不要過早,專家建議應在日出之后再進行晨練。再次,注意不要在空腹的狀態下進行晨練,應在晨練之前適當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由于營養物質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身體正處于低代謝階段,如果不在運動前得到一些補充,會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但也注意不要吃得過飽,以防止運動時身體各部位供血不足,產生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