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萌
【摘 要】為了促進民族音樂事業發展,就必須要發揮高校音樂教育作用,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然而,當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變革教學理念和方法刻不容緩。本文先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然后重點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希望可以為新時期高效民族聲樂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校教育;民族聲樂;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208-01
作為我國傳統聲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聲樂是基于民歌、曲藝和戲劇等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聲樂藝術,也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高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民族聲樂教育逐漸走上了科學化、標準化和體系化發展之路,期間出現了宋祖英、德德瑪等眾多知名民族聲樂藝術家。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當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依舊存在教學理念落后等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如何才能提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有效性值得深入探討。
一、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現狀
自1956年我國沈陽音樂學院開設民族聲樂專業以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高校民族聲樂教育逐漸走上了走上了科學化、標準化和體系化發展之路,期間出現了宋祖英、德德瑪等眾多知名民族聲樂藝術家。但是當前的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和不足。
其一,教學理念落后。各大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雖然改了西方音樂理論以及民族基礎理論等眾多音樂方面的科目,但是關于傳統民族音樂的相關知識卻非常有限,這主要是由于院校沒有充分意識到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在師資力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更加側重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的相關教學內容及課時均比較少,尤其是許多院校常常將外國歌曲作為學生練習的曲目,以至于影響了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民族聲樂的學習效果。其二,教學模式不合理。當前國內高校開展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一是終身制”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容易限制學生的學習視野和思維發展。其三,教學方法單一。當前許多高校在民族聲樂教學中主要運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在這樣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對各種理論知識進行重復講解的同時,會對學生發聲方法進行糾正,但是這種枯燥的講解以及反復的訓練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至于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
二、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建議
(一)轉變教學理念。為了更好地開展高校民族聲樂教學,需要從轉變全體音樂教師教學理念入手,使他們意識到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問題,切實摒棄傳統模板化、單一化的教學觀念,樹立多元化的民族聲樂教學理念。這就需要教師在強化中國民族音樂教育的同時,兼顧中西方聲樂教學協同發展,使全體學生可以充分理解中西方不同音樂風格作品的內涵,以便使學生可以在多元化民族音樂教學氛圍中可以提升自身的音樂感知力好鑒賞能力。此外,要結合當前國內民族聲樂事業發展實際情況,對現行的民族聲樂課程教學進行變革,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聲樂曲目作為教材內容,同時要注意不斷豐富民族聲樂方面的教材內容,確保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民族聲樂知識的需求。
(二)完善教學模式。為了使高校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民族聲樂知識,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就需要打破“一是終身制”這種教學模式的限制,加快構建和應用多元化的民族聲樂教學模式,靈活運用“一對一”教學模式、“小組課”教學模式、“集體課”教學模式和“公開課”教學模式等,同時還可以從社會上邀請一些優秀的民間藝人、歌手或者民間文藝團體來高校進行公開學術交流或表演,確保可以有效結合高校聲樂教育和民間音樂,不斷提升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效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對原生態民歌的講解,將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及歌唱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掌握這些優秀作品演唱技巧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音樂,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國原生態民歌文化。
(三)創新教學方法。為了提升高校學生學習聲樂知識的效果,就需要創新傳統的被動知識灌輸教學法,采用豐富的教學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可以采用心理教學法來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緊張心理,具體就是要使音樂教師多鼓勵學生,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幫助他們樹立聲樂表演的信心,使他們可以逐步克服舞臺表演時的恐懼心理,這樣可以更好的使學生發揮自己的歌唱水平。此外,教師要加強民族聲樂學習過程中的示范演示,期間需要對發聲方法和位置、咬文吐字、情感表達等多個方面進行仔細示范,使學生可以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和要領,提高他們的音樂理解力和感知力,尤其是要提前告知學生一些常見的歌唱錯誤,以便使學生在自主練習期間可以多加注意。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不合理和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為了提升民族聲樂教學效果,就需要從更新教學理念入手,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確保可以全面調動學生在民族音樂學習中的自主能動性,從而更好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振軍.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現狀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5,(12):207-208.
[2]曹麗紅.高校民族聲樂教學模式的創新[J].時代報告,2016,(4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