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雅心
【摘 要】閑暇活動從來都是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有它的社會背景,也對當時的社會產生影響。在本文中,筆者將對明朝的若干閑暇活動進行簡略介紹,并對它與當時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探討。
【關鍵詞】明代;閑暇活動;影響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8-0228-02
在筆者看來,各個階級的閑暇活動都對當時的政治、文化以及社會風尚產生了影響,同時閑暇活動也受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制約,因此,研究明人的閑暇活動,有助于深入認識明代的社會。
一、概況
(一)打獵。在明朝,皇帝打獵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名曰“南海子”。但是通過對《明史》、《明實錄》的檢閱,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皇帝甚少在此打獵,反而總是在其他地方出現,比方說,成祖十三年,朱棣曾在近郊狩獵。宣德四年、五年和九年,朱瞻基曾先后在峪口和坌道進行圍獵。因為人跡罕至,漸漸地守護這個地方的人開始在這里進行耕種,也允許人來這里放牧,更有甚者把這里的土地賣了出去,這樣一來,這個地方怎能不被破壞。因此,到了明英宗時期,便常常來此打獵,不再容忍這些混亂的現象。正德帝打獵還會與大臣分享獵物。天啟帝、崇禎帝都好射,天啟帝曾經對魏忠賢“惡而射之”,崇禎帝曾經在西苑用彈丸將二鳥射落。
(二)射柳。這一活動是端陽節宮里重要的活動?!段鼋蛑据嬝?風俗》里面有記載玩法:“以柳條去青一尺,”剩余的五寸則會被埋入土中,“仍各以手把,系于柳上,自記其儀”,之后,一個人騎著馬在前面,勝者是跟在他后面先將白色部分射斷的人。還有一種方法記載于《識小編》中,在柳條上掛一只葫蘆,將鵓鴿放在葫蘆里面,射中葫蘆并且要使鴿飛出,飛得最高的人就算是獲勝了。正德帝更是花樣百出,還想出了讓宮中太監與此同時列陣對戰的玩法,一隊太監扮演高麗士兵,一隊演大唐士兵,勝敗各有賞罰。
(三)看戲。明代皇宮內負責演戲的機構有:鐘鼓司和萬歷間建的玉熙宮。民間的一些藝人也會入宮表演。比如《續通典》中記載,明武宗在位時,“選樂工有精通藝業者,送京供應?!泵鞒幕实蹘缀醵枷矚g聽戲,戲曲的內容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拓展,最重要的是教育帝王耕作辛勞的打稻之戲和以取樂為主要目的的過錦之戲。《憲宗元宵行樂圖》中還描繪了魔術表演。
(四)斗物。這一活動在明代非常流行,即使是皇宮內也是蔚然成風。比如宣德帝就是著名的蟋蟀皇帝。《天啟宮詞》里記載了封蟋蟀為大將軍的故事,“奮勇但希當一笑,須須卻拜大將軍。”正德皇帝則喜歡斗雞,《正德宮詞》里有“七葉神孫今好武,苑西新辟斗雞場?!钡搅嗣鞒笃?,宦官們甚至開了公開賭博的斗雞場。
(五)滑冰?;@一活動在我國出現的時間很早,在《宋史》已見記載?!兜劬q時紀勝》里在結冰的湖面上做游戲的記載出現。后來,滑冰甚至被引進了宮廷,到了清朝,這一活動更加花樣繁多。曾經熱播的電視劇《后宮甄嬛傳》中,安陵容一舞驚為天人。嘉靖時期,皇太子就曾親眼看到過這一活動。一個人在前面拉著繩子,拉了兩三個人,箭步如飛。
(六)秋千。這一活動在地方志中有“婦人架秋千為戲”;“女子尤重秋千”等記載。在《金瓶梅》中也有西門慶的妻妾們等打秋千的場景,而且有各種花樣的變化。李開先也曾為此作詩,“身輕如過鳥, 手捷類拋梭”,描繪的可謂生動形象,充分展現出了女子蕩秋千的美態。
(七)作詩讀書。“不僅名門閨秀學詩作文,小戶女子也執筆以試?!弊髟娛敲鞔员磉_感情的一種重要方式。明朝后期,桐城的方家姐妹和她們的親屬經常在一起如紅樓夢中一樣結社以打發閑暇時光,留下了許多詩作。在明代,為了能讀懂女教書,女子開始識字,女子無才便是德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讀書成了女子打發閑暇時光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后妃中,朱元璋的皇后馬氏、神宗的母親李氏均是喜歡讀書之人。馮小青“挑燈閑看牡丹亭?!薄赌档ねぁ肥呛芏嗌倥矚g讀的作品。
(八)竹馬。“郎騎竹馬來?!笔恰堕L干行》里的句子。然而在明代,真的有一種兒童游戲叫“騎竹馬”。萬歷青花嬰戲梅瓶中對竹馬有詳細的描繪,所謂的竹馬是一根后面有帶著兩塊的兩個輪子的棍子,人在騎它的過程中會發出嘚嘚聲。竹馬在我國出現也很早,到了明代,手工業獲得了發展,原本單調的竹竿被改出了馬的具體形狀。
二、與明代政治、經濟、文化相互影響
(一)與政治的相互影響
1.君主專制加強。明代將地方機構調整為三司,分別控制民政、軍事和司法,三司互不統屬,反而是相互監督,這就使得地方權力被集中到了中央。胡惟庸案后,丞相被廢除,六部直接聽命于皇帝,皇權空前膨脹?!洞竺髀伞芳敖忉屗摹洞笳a》以嚴刑峻法震懾臣民。文字獄興起、寫文章一定要使用,固定的套路—八股文,對思想實現了更加嚴格的管控。洪武帝還設立了錦衣衛這一負責偵查全國官民的特務機構。在這種政治高壓之下,人們更加希望擁有多樣的閑暇活動。
2.皇帝閑暇活動對明代政治的影響。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于放牛娃,非常了解人民的不易,因此十分勵精圖治。他的閑暇時間以讀史書來渡過。因此在他在位期間吏治清明,清官在各地比比皆是,社會經濟很快獲得了恢復。但是明朝的倒數第二任皇帝天啟帝則是著名的木匠皇帝,他的閑暇時間都消耗在木頭上,權閹魏忠賢便抓住這一空隙,經常在他做木匠活起勁的時候向他匯報國家大事,熹宗自然很不耐煩,便把事情交給他決斷,因此閹黨實現了對權力的壟斷,以至于后來崇禎皇帝即位,十分想要振興大明,也沒能扶大廈于將傾。武宗在位時期也是由于沉迷于玩樂,使得劉瑾霍亂朝綱。
(二)經濟對閑暇活動的影響
1.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發展使得整個社會被調動起來了。明朝建立之后,百廢待興,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求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對手工業、商業的政策也進行了調整,商貿活動又活躍了起來。城市中出現了許多廟會、店鋪,這些店鋪中有一些就屬于娛樂性的。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繁榮,大量的非農業人口被吸引了,他們又進一步推動了商業的發展,帶動了人們在閑暇時間的活動。
2.與周邊各族的友好經濟往來。雖然蒙古族元朝的統治終結于朱元璋手中,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兩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僅明朝開設馬市與蒙古族貿易,蒙古族也非常歡迎明朝人為他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明朝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維吾爾族、藏族、苗族等民族都被統一于一個政權之下,居住的地方常有漢人賣東西給他們,彼此之間的閑暇活動也借此可以發現對方的痕跡。
(三)與文化的相互影響
1.女子有識字的需要。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熱衷于培養三從四德的賢妻良母。女子為了能夠讀懂女教書,滿足封建統治者的需要,自然必須讀書識字。在明朝,一些平民女子為了生存會不得不學習琴棋書畫, 父母一般也會對此表示支持,希望她們可以借此改變命運。明朝,出現了一部分認為女子應該讀書學習的人,馮夢龍就是當時抱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中的一員,“馮子曰: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其然,豈其然乎?”所以明代女子在她們的閑暇時光才能夠讀書寫詩。
2.女性文學興起。雖然明代女子在閑暇時間熱衷于讀書寫詩,并且不乏詩集的出版,這在上面已經有所論述,比如方家姊妹。但是她們的詩作內容多描寫的是閨閣,閨怨是主題,憂郁是主格調,如:“秋色到空閨……翻就相思結?!薄盎ㄓ昂?月影寒, 滿地蒼苔冷。”等等。她們的文學成果非常閨閣化。不僅僅是寫詩,作畫也以閨閣內容為主。
三、結語
明朝的閑暇活動還有很多,能夠進行的都是當時的有錢、有閑階級。與此同時,這些活動也屬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有一些優秀的部分,我們要予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鵬.借月山房匯鈔[M].上海:民國上海博古齋據清張氏刊,1938.
[2]熊夢祥.析津志輯佚[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3]嵇璜,劉墉等.續通典[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4]李開先.李開先集[M].北京:中華書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