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孫秀萍
日本政府將首次制定有關中央省廳和自衛隊使用的信息通信設備采購指導方針。10日,日本全部省廳的采購負責人和系統負責人將開會,確定新指導方針的內容。此前有消息說,日本擬將華為和中興產品排除出采購清單。據報道,指導方針在10日確定后將立即對外公布,并在來年正式實施。
《日本經濟新聞》9日報道稱,新指導方針將對政府和軍隊等關系到國家安全保障部門使用的情報通信設備作出明確規定。具體是指,上述部門在購買電腦、網絡服務器和手機等設備時,必須按照政府規定進行采購,并闡述明確的判斷標準。對日本政府的中央省廳等需要配備的主要系統,將有嚴格的采購標準和認證制度,只允許沒有泄露情報危險的企業參加競標。新指導方針將摒棄過去只考慮成本的采購方式,而考慮如何降低安全保障方面的風險,以抑制通信設備泄露機密信息或系統停止并陷入功能紊亂等風險。
這項工作將由內閣網絡安全中心(NISC)為中心開展,以日本政府今年7月匯總的網絡對策方針為基礎。
在日媒看來,這個新指導方針,針對的主要就是中國企業的產品。《日本經濟新聞》說,中國的華為、中興、海康威視等公司都在西方國家引起擔憂。日本《每日新聞》稱,關于華為,不僅存在因有泄露機密情報擔憂而被踢出局的問題,而且圍繞5G通信網絡建設,各國都把華為當成有力的競爭對手。
日本共同社此前報道稱,因為顧及日中關系,日本政府不會在新指導方針中點中國公司的名字。但這個消息已經引起擔憂。《日本經濟新聞》稱,物美價廉的中國通信設備對日本公司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現在軟銀已經購買了大量中國產品。該公司員工擔心,如果政府加以限制的話,將導致日本5G網絡的建設被延遲。如果日本也出現排除“中國制造”動向的話,今后日本的5G建設計劃將陷入混亂。該報說,華為目前還大量使用日本企業制造的零件等,去年在日本購買零件價值高達4900億日元(約合299億元人民幣)。華為告訴部分日本供貨商,到2020年,其采購量將比目前增加一倍。所以,如果多國對華為繼續施壓,日本企業也會受影響。▲
環球時報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