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恒炳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每一位公民的科學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茖W素養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被诖?,浙江省慈溪市庵東鎮東一小學(以下簡稱東一小學)遵循“慧童,讓每一個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建設科學教學實踐基地,鼓勵支持全校師生參與科學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和使用,多學科融合培養師生的科學素養。
一、因地制宜,建設科學教學實踐基地
東一小學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打造了占地一千余平方米的科學教學實踐基地。實踐基地由“學農園”“果樹林”“百果園”“秀木長廊”“小型動物飼養區”等七個區域組成。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廣泛開展種植、養殖和觀測活動,在鳥語花香中學習,在藍天白云下探究,不僅獲得了直接經驗,更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了動手實踐能力。
1.學農園。每個班級都在“學農園”中認領自己班級的種植區塊,由班級負責管理。根據季節的變換,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刨地、播種、施肥、澆水等田間勞動,了解農業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觀察了解了蔬菜的生長過程,如蘿卜、茄子、西紅柿、油菜等的生長過程。收獲季節,組織學生進行“成果義賣”等實踐活動,讓科學教育延伸到德育、綜合實踐活動中。學農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又讓學生真正體會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2.果樹林。果樹林中分別種上了楊梅、木瓜、金桔、桃樹、石榴、枇杷、杮子、蘋果等果樹,由參加科學種植社團活動的五六年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負責管理(如給果樹澆水、施肥、剪枝等)。當果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觀察、記錄、采摘、品嘗等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團結合作等良好品質,提高學生的科學認知能力。
3.百果園和秀木長廊。學校在操場南側空地上搭建塑料大棚,立體式地種植了葡萄、番茄、西瓜等各種時令瓜果,根據季節變化組織學生觀察、采摘,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快樂。在操場與籃球場中間的狹長地帶,學校種植了桂花、月季、國槐、合歡、茶花、紅葉石楠、羅漢松等各種花木,通過科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與記錄每一種花木的生活習性,陶冶學生的情操,開拓學生的視野。
4.小型動物飼養區。學校在教學基地的東南角建設了一個40平方米的小型動物飼養區,養殖了羊、兔、鵝等常見的小動物,以提高學生對生命科學領域核心概念的認識和對生物多樣性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心、責任心。
二、利用科學教學實踐基地,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新課程改革要求科學教師能在日??茖W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廣泛、直接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學??茖W教學實踐基地的建立,不但為科學課教學提供了實踐場所,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提供了諸多便利,為學生提供了親近大自然、培養科學素養的機會。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師結合課程內容,讓學生走進科學教學實踐基地進行實踐鍛煉,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充分運用于實踐,促進對知識的內化,提高科學素養。
1.將科學課堂搬到大自然中。在小學科學教材中,“生命世界”內容占了很大比例。對此,可將科學課堂搬到大自然中。比如在三年級上冊“大樹和小草”的教學中,教師依托實踐基地,帶領學生到“秀木長廊”進行實地觀察比較,向學生滲透生命教育。又如在教學“螞蟻的觀察”“蝸牛的觀察”等內容時,教師并不是將它們“抓”到課堂中讓學生觀察,而是將學生帶到果樹林,觀察它們在自然狀態下的生活。將枯燥的課堂說教變為真實的探究,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感知動植物的生長習性,認知自然,收獲知識與快樂。
2.將科學課堂延伸到社會機構中。觀察天氣是小學科學學習的重要內容,為此,學校建立了“氣象觀測站”供學生學習實踐。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天氣”單元時,學生帶著書本到“氣象觀測站”內邊學習邊實踐。學校還聯系市氣象局的專家定期對學生進行氣象觀測方面的指導,并組織學生到市氣象局進行參觀學習。在參觀學習中,學生認識了很多氣象觀測設備,如能見度測量儀、溫濕度百葉箱、風向風速儀等;也學習了百葉箱、風向風速儀、雨量器的使用方法;還了解了天氣預報節目制作過程。
三、依托科學教學實踐基地,
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根本保障。為此,科學教師要按照課程計劃要求,參與科學教學實踐基地的管理與使用,積累科學活動案例;其他科任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挖掘科學教學實踐基地資源,提高自身實施綜合課程的能力和科學素養。
1.教師根據特長開設科學特色課程。學??茖W教師利用自身的特長開設科學特色課程,讓學生掌握更多科學知識。如懂農活的教師開設“學農”課程,帶領學生在“學農園”進行蔬菜、水果的種植;根據課程要求,指導學生在自己班級的責任田中進行播種、施肥、除草、澆水、收獲等農業實踐活動。從播種到收獲,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力量,掌握科學文化知識。
2.改變教與學的方式??茖W實踐活動使師生發展了傳統教學模式,使教師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方式變革帶來的變化。師生共同感知生命,體驗生命歷程。在科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知識,教師也不斷向學生學習,師生一起分享教與學的快樂。
四、參與科學教學實踐基地建設,
師生與學校同步發展
學??茖W教學實踐基地的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承載著不同的教育功能,是一個培養人、造就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優秀教學基地。經過努力,學校科學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已形成相當規模,成為學??茖W教學的一個重要場所,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育品牌,得到當地多家媒體的報道。
如今,科學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已經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成為科學教學實踐探究的平臺,成為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教育教學資源。讓師生積極參與科學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可以有效提高師生的科學素養——豐富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深化科學認識,樹立科學思想和崇尚科學精神。同時,也可以促進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校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實現師生與學校的同步發展。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