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汝勝

梧州赤水港碼頭
2014年7月,我擔任梧州市工業園區(現為梧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負責分管梧州赤水港碼頭建設的相關工作。
梧州赤水港碼頭工程項目,是梧州市首批列入自治區層面的、西江黃金水道建設重點推進的港口碼頭項目之一,該項目位于梧州市藤縣塘步鎮潯江南岸的赤水圩。項目一期工程建設5個2000噸級泊位,建設配套進港一級公路一條,與南梧二級公路連接,總投資5.7億元。另規劃建設配套進港專用鐵路一條,與洛湛鐵路干線梧州段連接。項目二期工程計劃建設5個3000噸級多用途泊位,總投資約5.42億元。兩期工程建成后,梧州赤水港碼頭將成為廣西內河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最強的碼頭。
2015年8月4日,當我見到當時的業主方梧州市越新赤水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時,他正與客戶洽談一批大宗商品運輸業務。
“覃主任,我要向您報告一個大喜訊。”張勇一臉興奮地說。其實,我已知喜從何來。
“在梧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的積極協調下,碼頭已完成有關審批流程,將于近期通過國家相關部委的審批,正式成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張勇高興地說,“這就是說,梧州赤水港碼頭將建成連接大西南和粵港澳地區的區域性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恭喜,這真是太令人高興了!”對此,我深感欣慰。多年來,幾屆梧州市領導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
赤水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水陸聯運”的模式將完善梧州市臨港經濟區的交通運輸網絡,使碼頭貨源腹地延伸至云南、貴州及中原地區,這將翻開梧州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嶄新一頁。
梧州赤水港碼頭即將獲批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的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梧州周邊的賀州、玉林等地的企業紛紛前來接洽運輸業務,帶動了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大幅提升。
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產業項目的陸續建成,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謀劃建設的梧州臨港經濟開發區發展速度不斷提升。赤水港碼頭、大港混凝土、新港鐵路、新希望六和飼料、桂江重工、和潤糧油等重大項目,已先后進駐梧州臨港經濟開發區,下一步將以產業引領,強化基礎設施投入,謀劃再引進一批新項目,形成臨港、空港、鐵港互動發展格局。
“國家、自治區也于近期下達國家一類口岸查驗設施建設的投資資金9000多萬元,用于建設口岸聯檢樓、監管圍網及監控配套設施、查驗用房等,這將進一步完善碼頭作業區的基礎設施。”我微笑著告訴張勇。
2015年8月13日,時任梧州市長朱學慶來到梧州臨港經濟開發區,就園區的規劃建設、產業開發等工作展開調研。
朱市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進一步完善港口碼頭、集疏運體系及現代航運服務等配套,積極適應“一帶一路”倡議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帶動裝卸、物流、倉儲等相關行業發展,更好地服務臨港經濟開發區建設。

梧州赤水港碼頭
他特別指出,臨港經濟是樞紐型、流通型、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臨港經濟是梧州市委、市政府搶抓“一帶一路”、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向東開放的龍頭城市重要切入路徑,也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內在要求,對進一步優化經濟布局、拓展城市空間、加快培育新增長極,具有重要的牽引和帶動作用。
2015年10月,國務院就廣西梧州港口岸擴大開放做出批復(國函〔2015〕159號):同意梧州港口岸擴大開放赤水作業區;梧州口岸正式開放前,由海關總署組織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再對外公布。
令人振奮的消息終于如期而至。
為落實國務院對梧州港口岸擴大開放的要求,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梧州工業園區牽頭與越新碼頭公司對現行口岸配套設施建設方案進行反復論證,形成了梧州赤水港碼頭口岸配套設施建設方案。這個方案包含10個子項目,含綜合樓土建、裝修,邊檢辦工、休息營房,食堂土建、裝修,查驗棚,行政車道、人行道建設,碼頭監管區回填,卡口改造,監管區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卡口地磅采購安裝及辦公樓家具、設備采購等。
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如今,不僅港口建設有序推進,鐵路、機場等項目建設也已高奏凱歌,產業項目陸續進駐,臨港經濟開發區已展現出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