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山西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隨著我國城鎮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實現土地優化配置、功能區構建、建筑布局整齊劃一,保證居住環境安全成為城鎮化的首要目標,但大規模的拆除對于當地居民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影響,對于影響城市規劃不多,或住宅安全情況輕微問題的住宅樓采用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方法,是實現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雙贏的“良方”。
在進行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技術的研究之前,需首先了解為什么需要進行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城市規劃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根據人口、經濟發展和功能區布置而不斷實現城市土地的優化利用,住宅樓的拆建影響著本地區相當大一部分人口的生活與工作狀況,進行整體拆除會造成原住宅樓居民的極大不便,因此,通過局部拆除、切割的方式,能夠既保證大部分居民的生活不受影響,又實現了城市規劃的合理性,使城市建設更加優化,是一個折中取優的典型方式。
住宅樓在建設施工時,由于施工質量管理不嚴或技術選擇有誤,出現局部混凝土構件不能滿足住宅質量要求,或在住宅樓建成之后受到自然環境或其他外力因素的影響,建筑的地基下沉不均勻,引發混凝土構件、墻體或其他住宅樓結構內容受損、破壞,需要進行加固。
住宅樓原規劃為全體作為居民住宅使用,后由于各種原因需要將臨街改為商鋪或作為非住宅功能使用,這就會導致局部結構需要改造,下層樓板的荷載增加或梁跨增大,從而改變了住宅樓的力學結構,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對住宅樓進行局部切割拆除加固,以保證其他樓層居民的居住環境安全。
住宅樓的主體結構是其能夠承重的關鍵,按照樓層數量的不同可以分為:混合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筒體結構、筒中筒結構、多束筒結構、巨框框架結構等多種,不同的主體結構具有不同的承重方向,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施工需要保證主要受力構建不受到施工影響,因此要首先考慮到住宅樓主體結構及其結構承重的問題。
住宅樓的總體承重情況在于地基是否穩定,工作狀態是否正常,因此在進行局部切割拆除施工之前首先要對地基情況進行檢查,利用工具測定其是否處于平衡位置,承重情況與建成初期變化多少,能否承擔住宅樓局部施工作業等,以保障住宅樓施工后的使用功能不喪失。
對砌體強度的測量主要集中在承重墻、磚結構、砂漿、混凝土鋼筋等部分的抗壓強度、彈性模量是否符合施工質量規范,以防進行住宅樓局部施工時出現砌體裂縫、坍塌等情況的出現,損害住宅樓中其他居民的居住安全。
有些住宅樓由于建成時間較長、樓面預制板縫灌漿不密實、地基沉降不均等原因會出現預制板、墻體、外墻裂縫問題,在進行住宅樓局部施工時要注意對裂縫情況進行檢查分析,查清裂縫原因,對于不影響施工的裂縫采取簡單的加固措施,對于影響切割拆除的裂縫要結合施工技術方案進行重新安排,或采取技術手段降低其影響。
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施工由于其特殊性,在施工時應當注意采取振動輕、噪聲低的切割方式,降低切割產生的粉塵量,盡量降低對保留部分住宅樓使用功能影響,保證其他部分住宅樓居民正常生活。住宅樓七個拆除技術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考慮砌體的承重方式,避開主要受力構建,在非承力墻體進行切割。
其次切割工具選擇以無損切割為目的,可單獨使用輪片切割機或配合取芯機一起完成。
最后對于不易切割的部分可以采取取芯機+捶打的方式完成墻體切割,見圖1。

當切割部位需要對圈梁進行切割時,需要首先觀察保留部位是否存在構造柱,沿構造柱的邊部采取取芯機切割;當保留部位不存在構造柱時,采取取芯機+人工開鑿的方式進行施工,取芯機在切割邊緣以外一段距離使用,人工開鑿靠近圈梁的部分,并在最后新筑構造柱。
樓板的種類分為預制板與現澆板,相對來說現澆板與預制板情況相反,因此需要采取不同技術實施手段。頂層預制板可以直接進行拆除,中間層預制板則要保證墻體中的部分保留完好,同時采用腳手架進行支撐。現澆板鋼筋使用量大,強度較強,需要用到取芯機來進行分塊切割,并人工平整切割造成的不平混凝土面。
除了樓板與墻體之外,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施工構件處理需要將切割與拆除同時進行。樓板拆除要考慮到樓層的高度,對于高層樓板的拆除要遵循由高至低的順序使用移動式吊車,將其從高層起吊至地面,保證拆除過程的安全性,在起吊時還要注意不要與不規則保留墻體發生碰撞,影響保留墻體的力學平衡,低層墻體拆除直接使用挖掘機或人工拆除方式,見圖2。

在進行住宅樓的局部切割拆除之后,需要對保留下來的部分進行加固,以保證其住宅樓的正常使用,住宅樓加固技術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在進行切割與拆除施工之后,留存下來的構造柱與圈梁如果能夠形成一個閉合環境,則不需要再進行額外的加固工作,如果兩者不能閉合,則需要分情況進行加固,增加構造柱數量,或新筑圈梁,并且在新筑和增加施工中保證其與留存墻體之間能夠良好連接,形成新的閉合。
經過切割拆除后的留存墻面需要首先進行人工平整,以水泥砂漿在斷面上進行抹平,以方便新外墻與保留墻面能夠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同時墻面需要進行粉刷,以保證與原墻面在外觀上的一致性,見圖3。
如果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施工涉及到頂層部分,還需要注意屋頂的防水與女兒墻的加固修復,可以采取重新鋪設防水層和新建女兒墻的方法,保證新建女兒墻與原建高度一致,同時要注意女兒墻與留存墻體之間接縫的灌漿與防水層的預留[1],見圖4。

由于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施工難度較高,影響范圍較廣,因此需要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面監督,監督方式分為定期與抽檢并行,主要根據住宅樓施工原因對地基傾斜角度、結構承重、預制樓板、梁柱受力、砌體加固強度等情況進行檢查,做好檢查記錄,為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在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將保留部分與切割、拆除部分交接的墻面進行加固,根據承重情況可以選取混凝土墻承重或鋼筋網水泥砂漿加固,以確保在進行切割、拆除時不會破壞到保留部分的墻體,使其依然能夠承重[2]。
對于局部房屋的切割拆除需要首先考慮剩余部分的主體結構承重,如果對剩余部分主體結構承重功能發揮不影響,則可以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步驟,如果切割拆除后剩余部分沒有承重點,就需要先增加剩余部分的構造柱與圈梁,保證剩余部分住宅樓仍然能夠正常承力,再進行切割拆除工作。
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施工還要考慮與之相對應的周邊環境變化,做好基礎加固工作,避免在外界環境變化后影響其承力結構的改變。例如住宅樓局部拆除是為了道路擴建,在施工時就要考慮道路擴建引發的路面高度變化,會否使住宅樓保留部分的地基外露,從而在風化、雨水侵襲等情況下改變其承力強度,導致地基變形,影響住宅樓剩余部分的主體結構安全。
在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之后,其使用功能不能出現明顯變化,因此還要考慮到原有墻體的保溫隔熱效果、隔音效果和臨街立面效果的實現。這時就需要新筑一道外墻,與住宅樓保留部分的主體結構相連接,形成一個新的整體,保證保留部分住宅樓的居住條件被恢復與修補到接近原水平。
住宅樓局部切割拆除加固技術的出現使得再進行城市規劃時能夠選擇的范圍更廣,同時也為建筑項目施工提出了新的理念,為施工技術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