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蕙
在鄉村舉辦由農民自己創作的“詩詞大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7年12月8日,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風華鎮金字村,就真正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詞大賽”。與以往不同的是,組織這項活動沒有官方機構,而是村民自發;參加比賽人員也不是各方高手,而是本村愛好詩詞的農民。
“我們縣的離退休老干部經常到這里來采風和開展創作,發現這里的多數村民愛好詩歌、對聯。這次結合老干部門關于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基層的要求,特別是結合該村村民的興趣愛好,我們就配合‘金字村詩社。舉辦了這場比賽?!弊窳x市詩詞楹聯學會副會長、綏陽縣詩詞楹聯學會會長韓達山介紹說。
據了解,2006年金字村農民創立“金字村詩社”,會員已由過去的四五十人發展到今天的八十余人,出版各類作品有5000多件。我被人均純收入僅七千多元的金字村農民對詩詞的執著感動。
村民們熱情很高。知道今天有比賽活動,周圍一百五十多名男女老少早早安好凳子、掛上了“詩頌十九大,詩詞對聯比賽”橫幅。因是冬天,用紅色地毯搭好的賽臺顯得格外的耀眼。
今天參賽共有11人,其中最大的87歲,最小的28歲。他們參加頌讀比賽的作品全都是自己創作。
“慶祝中央十九大,習總書記在講話,各級干部走鄉下,農村危房大變化……”
“水電路通危房改,詩情畫意照紅花,廣泛遵循十九大,食足豐衣透日霞,小康路上手牽手,華夏祥和頂呱呱……”
“土地再延三十載,農民吃下定心丸,政府辦事民滿意,隨到隨辦不轉彎,地方文化大發展,娛樂消遣笑開顏,公共場所如春筍,多姿多彩別有天……”
選手們一點也不怯場,大步上臺高聲朗誦。85歲的老黨員王安成也不言老,慢慢走上臺朗誦了自己的作品。
“參加今天朗頌比賽,不設一、二、三等獎項,只要參加的詩友,不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是冠軍?!?/p>
與村民們告別后從金字村出來,環顧四周,以青瓦、白墻為特色的民居依山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水泥路在綠樹掩映的樹木和房舍之間時隱時現。盡管也是十二月寒冬,我卻沒有感到一絲寒意,感受到的只有在春天彌漫著的那種清新而又溫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