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市場化的視角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建設對提升其平臺運營管理水平、提升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效率以及規避地方政府財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建設,本文首先對投融資平臺在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運作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推進投融資平臺規范建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規范投融資平臺建設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規范建設;路徑研究
引言
基于市場化的視角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建設對提升其平臺運營管理水平、提升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效率以及規避地方政府財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作為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的前提下成立的為了進行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運營管理平臺兼具了政府性質和市場化的雙重屬性[1]。一方面,由于投融資平臺的政府屬性以及平臺運營目標導致其在運作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的作用,使其在進行基礎設施等相關投資建設的過程中為了憑借其政府屬性從商業銀行等多種渠道大規模舉債造成了嚴重的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另一方面,由于投融資平臺的相關監管體系建設不夠健全,導致其在運營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行為,出現違規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投融資平臺的資產流失和管理水平的低下[2]。
為了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建設,本文首先對投融資平臺在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運作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其次,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推進投融資平臺規范建設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最后,對如何規范投融資平臺建設提出政策建議。
一、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投融資平臺在運作過程中其政府屬性過于突出,導致其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著以下三方面問題:
(一)投融資平臺的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政府對投融資平臺的監管職能作用有待進一步落實,一方面,政府監管機構在對投融資機構執行過程監督越位和錯位的現象存在,監督機構由于職責劃分不清晰,導致職能越位和錯位現象。另一方面,對投融資平臺中監察出現一種發現不規范問題,但是沒有進行及時的問責而導致的紀檢監察職能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3]。
(二)投融資平臺的市場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通過引入更多社會資本進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僅僅依賴政府職能進行商業貸款成為投融資平臺發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投融資平臺的市場化程度不足,導致投融資平臺融資渠道單一,導致其風險增加,也不利于調動全社會的力量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
(三)投融資平臺的風險規避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當前,我國投融資平臺的風險防范機制大多針對傳統運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實體經濟的轉型和市場結構的轉變導致投融資平臺所涉及業務和流程的變得繁雜,交叉業務也不斷增多。這種情況下,單一的投融資平臺風險監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對其運作風險進行監督預警[4]。
二、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面對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向縱深方向改革,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要求。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經濟主體多元化趨勢。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各省市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推進產生直接影響,經濟主體的多元化發展趨勢要求我國投融資平臺不斷深化其市場化改革,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的在投融資的平臺中注入多元化的融資主體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要求[5]。
(二)產業結構調整的沖擊。供給側改革提出要不斷的去產能,對于傳統經濟結構中的產能過剩產業進行改革,在對產能過剩的行業進行調整時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債務風險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并由此導致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信貸風險的發生。
(三)銀行信用潛在風險的增加。由于當前我國投融資平臺進行融資的主要對象是商業銀行,銀行不良貸款業務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對影子銀行(這是專有名詞)的風險監管缺失,銀行一旦發生大規模風險將對我國投融資平臺的穩定運轉造成巨大影響。
三、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的有效舉措
由以上分析可知,規范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應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健全投融資平臺風險防范監管體系。設立投融資平臺風險防范的日常管理機構,對投融資平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各政府部門和投融資平臺密切合作,加強交流,以規范投融資平臺管理行為、以防范風險為目標開展各項工作。
(二)提升投融資平臺的市場化程度。根據投融資平臺需要進行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向社會進行招標,吸引多方面的社會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相關的流程進行規范化的操作運轉,在保證其合法性的前提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三)構建投融資平臺的數字信息化管理系統。首先,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數字信息化系統對投融資平臺中海量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其次,通過大數據技術找出信息中隱藏的潛在風險信息;最后對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之上找出規避風險的對策。
參考文獻:
[1]楊飛虎.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思路與制度設計[J].江西社會科學,2013,33(11):35-38.
[2]武志.清理規范政府融資平臺,推進地方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J].金融發展評論,2013(01):134-142.
[3]劉國艷,王蘊,徐策.規范發展地方政府融資的若干建議——對HN省PY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調研[J].經濟研究參考,2012(02):81-88.
[4]楊燕英,劉栓虎.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有序發展的路徑探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01):12-15.
[5]盧漢文.存量重組與增量規范:關于政府融資平臺的幾點思考和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0(57):34-39.
作者簡介:石冉,安徽大學經濟學院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