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沐輝
摘要: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就出色的完成了發達國家幾百年里所達到的成就,現如今,中國的經濟發展正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文章通過對金融業發展的分析,結合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亟需的動力支持進行深入探討,簡述金融業的發展與經濟進步的關系,以期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金融發展;經濟進步
1.金融業發展的必要性
清朝甚至更早,我國就有票號,清晚期和民國更是有了完整的股票和交易市場,可以說具備了早期的金融業。發展到今天,我國已經形成成熟的金融環境和市場,產生完備的金融產品,金融業或金融產品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影響也越來越大。研究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過程可以看出,金融業的一項主要內容是資金,而資金是影響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資金的充足與否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快慢,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好壞都離不開金融業的發展,經濟和金融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依托和共同制約、共同發展的關系。
1.1國家或主管銀行可以通過調整準備金率和利率來控制銀行供應貨幣的數量,發揮商業銀行的市場化作用,調整貨幣供應的方向和數量,根據國家或市場需要促進相關交易的完成,從而引導和促進經濟的發展。
1.2可以通過評估機構評估或建立健全監管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經濟建設,利用金融機構募集社會閑散資金,積水成淵,聚土成山,發揮金融機構的資金集合優勢,把資金集中投放市場,解決市場發展資金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1.3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經濟建設方面,市場發揮主導作用,政府起引導作用,要管大局、控方向。為保證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政府要加強金融調控和監管,確保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市場在資金調配方面的優勢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解決市場資金短缺問題。
1.4金融可以提高資本累積水平。首先金融的發展有利于物質資本的積累。物質資本包括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勞動對象包括資源形態的原材料、合成加工的原材料,還包括已經開墾的土地。金融業的發展可以提高物質資本累積的規模水平和累積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物質資本累積的水平。其次通過金融業的發展可以為人才教育、職業技能和健康衛生等方面注入資金,提高人的知識、技能、經驗和體魄,亦即人力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社會的人力資本。再次金融業的發展可以為社會其他行業的發展注入資金和活力,增強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其他社會因素的進步,從而推動社會資本的積累和增加。
1.5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的發展水平。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包括資本和勞動等要素,許多經濟學家在長期研究中都肯定了資本積累在經濟增長過程所起的關鍵作用,充分肯定了資本可以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而金融業可以促進資本形成,因為金融可以把儲蓄轉化為投資,提高整個社會的投資水平,提高經濟的總量水平和經濟的結構水平,從而提高經濟的發展水平。
2.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2.1西方發達國家早已建立起完善的金融體系,而我國金融業起步較晚,相關金融產品和運營手段還很欠缺。百姓受傳統習慣影響,理財主要以儲蓄為主,還有相當部分家庭把現金儲存在家里。根據調查,我國家庭在股票市場的參與率僅為9.0%不到,在基金市場的參與率只有4.0%左右,更不要說其他金融產品的參與率了。人民對金融市場的低參與度意味著大量社會閑散資金儲藏在家庭,不能流通到市場,這種現狀一是由傳統習慣造成,二是我國對金融市場作用的宣傳普及工作做得不夠,貨幣在市場上的低流通率限制了資金供應,阻礙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要保持持續發展就需要家庭積極參與金融市場運作,推動資金的流動。
2.2我國各地區金融產業的發展嚴重不均衡,金融市場的成熟度同樣不均衡,從各地區的GDP數據來看,金融市場發展度高的地區經濟增長也快,反之亦然。香港、上海和廣東沿海地區接觸和引進金融業較早,市場成熟度高,其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率較高,而內地尤其是西部和西南部地區就比較弱,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制約。我們在推動金融體制改革時不能忽略這種地區差異,需要著重發展中部和西部的金融產業,發揮其在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中的長期促進作用。而對于較發達的東部地區,要完善管理機制,注重金融產品結構調整,使其服務于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滿足經濟合理持續增長需要。總之要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和金融市場完善程度制定不同的制度和規劃,逐步促進落后地區的發展,縮小差距,通過金融市場發展促進落后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確保我國改革目標圓滿完成,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3.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關系
金融業發展的程度主要體現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規模以及其數量的增長程度。金融業的發展不僅體現在金融機構數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其投融資效率上的提高,也就是質量上的發展,它的一個表現就是對經濟增長貢獻程度的大小。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金融業的發展能為經濟增長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而經濟增長為金融業的發展儲存了力量和可能。事物的發展都遵循從量變到質變的規律,金融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先是量的積累然后到質的飛躍。金融業的發展包括金融資產的發展、金融機構的發展等方面,也就是金融總量的增長,經濟增長包括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和經濟體制的完善程度提升等方面。
4.金融機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證券市場認識的加深和證券交易增加,證券機構獲得了迅猛發展。證券市場通過對決策者提供幫助決策的有用信息,使決策者更有效地配置資源,促進經濟有效快速增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財富不斷增加,人民的財產安全意識逐漸增強,這促進了保險業的發展,使保險業無論在業務規模還是經營機構上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保險公司將每個投保者的小額保費匯集成巨額資金,根據市場需要進行投資盈利,主要利用購買股票、債券和發放貸款等方式將資金分配到需求資金的優勢產業中去,從而優化配置了金融資源,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