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萍
(浙江省紹興嵊州市五愛幼兒園,浙江 紹興 312400)
繪本教學活動還能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齊蒙生指出繪本的主題具教育性、內容具知識性、語言淺顯易懂、畫面豐富生動、情節有趣精彩、結構清晰有條理。他更進一步指出教師能有效利用繪本引導幼兒正確認識事物、發現事物,在幼兒的自主閱讀中訓練幼兒的看圖能力,發展其觀察力;在幼兒看圖講述及創編故事時發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
繪本教學活動還能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楊偉鵬等在一項有關社會性主題繪本教學的研究中指出繪本教學不僅對助人、分享、安慰、合作等典型的新社會行為發展有影響,而且對親社會行為的認知和情感也有一定的影響,研究進一步表明繪本教學能有效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總體發展。
繪本教學活動的環節可分為指導看圖、深情導讀、巧妙設疑、遷移經驗、感悟內涵;楊源運用觀察法,指出繪本教學活動應當把好“三關”,分別為認知關、教材關、教學關。簡單來說就是教師應當支持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經驗,而非簡單地將知識灌輸給幼兒;教師還應當選擇優秀的繪本并準確地把握繪本的教育價值,與此同時依據繪本特點和幼兒特點設計適宜的繪本教學活動。
繪本教學應當豐富閱讀形式,可采用語言描述、角色扮演、音樂渲染、圖畫展示等多種方式,創設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導幼兒全身心投入,并指出教師應當提供與繪本相符的材料,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李玲華結合案例提出,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時應鼓勵幼兒發現、猜測,并支持幼兒表演、創作繪本。
幼兒園教學是教師根據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進行特定內容學習的活動。教學活動根據幼兒參與的數量不同可分為集體教學、小組教學以及個別教學。集體教學的特點為全體幼兒在教師的組織和直接指導下,在同一時間做大致相同的事情。當把集體教學形式運用于教學時,就是集體教學活動。
本研究以五愛幼教集團大班繪本集體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主要從教師對繪本教學活動的實施情況和幼兒對繪本教學活動的參與情況兩方面展開了對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的研究。
班級 繪本教學活動名稱五愛鹿山園區太陽1班 綜合活動:母雞蘿絲去散步五愛鹿山園區太陽2班 科學活動:金老爺買鐘五愛鹿山園區太陽3班 科學活動:好餓的毛毛蟲五愛鹿山園區太陽4班 社會活動:喵嗚五愛新興園區太陽1班 社會活動:黑兔和白兔五愛新興園區太陽2班 語言活動:狐貍村賽船大會五愛新興園區太陽3班 社會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五愛新興園區太陽4班 語言活動:一園蔬菜成了精
我們運用觀察法、訪談法、調查法、文獻研究法等方法對繪本教學活動開展現狀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旨在對教師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繪本教學活動提出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建議。
1.觀察法
觀察并記錄幼兒在繪本教學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和反應:在導入環節,采用掃描式觀察,以大致了解全體幼兒對繪本的興趣;在展開過程中,可對給予教師回應的幼兒進行聚焦式觀察以了解幼兒對繪本的理解的動態變化;在結束時,采用掃描式觀察,了解全體幼兒對繪本的理解狀況以及興趣保持情況。
2.訪談法
訪談前設計提問以及記錄表,訪談后對資料進行收集整理。訪談法主要采用非正式訪談,訪談的對象包括幼兒及教師。首先,在繪本教學活動前,隨機抽取幾名幼兒進行訪談,了解幼兒對繪本的興趣并與活動導入時幼兒的興趣作比較;繪本教學活動后,對全體幼兒進行訪談,了解幼兒對繪本理解的普遍情況。其次,在繪本教學活動前,對老師進行訪談以了解其繪本的選擇情況及繪本教學環節的設計情況等方面的內容;繪本教學活動后,了解其對活動結果的反思情況。
總結:繪本教學活動是指在教師以繪本為教學材料,在充分挖掘繪本的價值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全體幼兒共同體驗相同繪本的集體教學活動。因而,教師正確認知繪本教學活動含義的關鍵在于教師挖掘繪本的價值以及幼兒體驗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