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武

摘要 目的:探討做好處方審核工作,促進合理用藥在醫院管理上的實踐及效果。方法:以門診處方審核管理情況為例,對其處方審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分析。結果:186400份門診處方中,審核發現不合格處方2982份,不合格率1.6%。其中,不合理用藥比率68.5%,一般項目不合格率31.5%。結論:加強處方審核,減少不合理用藥,能夠有效確保臨床合理用藥、提高用藥安全性。
關鍵詞 處方審核;做好;合理用藥;促進
加強處方審核、確保合理用藥是醫院醫療管理與服務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其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在醫療行業競爭發展與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當下,加強醫院處方審核與管理,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性,對醫院服務提升和發展都十分重要[1]。本文以我院門診處方審核情況為例,通過對處方審核中不合格情況以及對合理用藥方面的影響等進行研究,為醫院處方審核工作開展以及合理用藥提升提供參考。
資料與方法
以2016年6-12月門診處方的審核情況為例,共計審核各類門診處方約186400份,對其審核結果及具體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方法:處方審核依照處方藥品的說明書、醫藥書籍以及醫學文獻資料、《處方管理規定》等有關標準[2],實施嚴格的審核檢查。審核項目包括一般性項目,主要是指處方前記內容,對其是否存在缺項、劑型以及規格、用法等錯誤或是否存在涂改等情況進行檢查審核。合理用藥項目,主要針對給藥方案、藥物相互作用以及重復用藥、診斷用藥是否合理、抗感染藥物應用、溶媒選擇等項目進行檢查審核。對審核結果進行逐項統計與分析,出具分析報告,并對存在不合理用藥處方或存在疑問處方進行提交,由醫院專家評委進行審核確定。
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
結果
統計顯示,186400份門診處方中,共審核發現不合格處方2982份,處方不合格率達1.6%。其中,不合理用藥比率為68.5%,一般項目不合格率為31.5%,見表1。
討論
處方審核中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在我院186400份門診處方中,不合格處方2982份,不合格率達1.6%。此外,在不合格處方中,不合理用藥比率為68.5%,而一般項目不合格率為31.5%。根據這一結果明顯可以看出,我院門診處方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用藥現象,且情況相對突出。
根據對我院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統計顯示,給藥方案不合理以及重復給藥、藥物配伍不合理、溶媒選擇不合理、開具處方中>5種藥品、超常規處方、患者診斷與用藥不符等是用藥不合理的主要問題。其中,給藥方案不合理在門診處方用藥不合理中所占比重最大。根據處方審核統計結果內容,主要以抗菌藥物的治療使用不合理所導致的處方方案不合理最為顯著。臨床治療常用的時間依賴性抗菌藥物,如大環內酯類、β-內酰胺類藥物和克林霉素等[3],其在患者治療中,根據藥物作用以及藥品說明等有關規定,其臨床治療一般以單日劑量分3~4次給藥,或維持在3~4個半衰期進行給藥1次的方式進行治療,但是在門診處方中仍存在1d給藥1次的治療方案,對臨床用藥安全性存在著極大的不利影響。
此外,重復給藥導致的用藥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心血管藥物以及抗感染、感冒防治、糖尿病治療等藥物治療使用方面。如處方常見藥物硝苯地平緩釋片,其在臨床治療中,以每天分3次給藥應用為主,并且與非洛地平緩釋片等藥物在患者治療應用中,存在一定的藥物作用相同之處,臨床治療應用中應避免重復用藥導致劑量增加,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另一方面,藥物配伍不合理在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問題中所占比重及影響也非常突出。比如臨床治療中,對哌拉西林以及舒巴坦鈉經常與苯唑西林進行聯合應用,在患者病癥治療中,能夠達到提升治療效果的作用。阿奇霉素則需要與頭孢哌酮或者是舒巴坦鈉進行聯合應用,而克林霉素在臨床治療應用中一般應與阿奇霉素進行聯合應用等,只有通過藥物的合理配伍使用,才能夠達到確保藥效,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最后,臨床診斷與藥物使用不符合,以及藥物處方中溶媒選擇不合理等,也是門診處方用藥不合理問題的主要情況和表現,也需要在處方審核及管理中加以重視。
處方審核中用藥不合理原因及建議:結合上述對我院門診處方審核中統計顯示的不合理用藥問題,綜合我院門診業務開展實際,其原因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醫院門診病房的醫師具有較大的流動性,再加之藥方開具醫師的臨床專業能力以及藥學知識不足,對臨床治療使用的復方制劑成分或者是抗菌藥物菌譜反應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治療方案等專業知識掌握與能力表現不足等,都會造成臨床用藥不合理情況發生,對患者用藥安全性產生極大不利影響。②門診病房接診患者數量眾多,加上對藥物的使用范圍較廣、藥品名稱復雜、市場產品更新快和對醫師的培訓不足等,也是導致臨床用藥不合理的重要因素表現。③醫院藥房的藥學人員和門診醫師、護士之間的相互交流溝通較少,導致醫師、護士對醫院藥房藥品缺乏足夠的熟悉和了解,也會導致臨床用藥中產生不合理用藥情況。此外,患者根據藥方服用藥物的時間具有自主性,并且不能夠得到保障,如果患者表現出治療依存性差,不按醫囑按時、按量服用等,也會導致臨床用藥安全性受到影響。
針對上述情況與原因分析,醫院藥方審核與管理中,應注意將“做好處方審核、促進合理用藥”作為一項持續性推進的綜合管理工作,在取得醫院領導以及各臨床科室的相互協同配合支持下,加強藥學審核與監督管理人員的工作理念轉變和業務能力提升,主動與臨床科室醫護人員加強溝通交流,就醫院新進藥品信息進行交流,并注意設置用藥咨詢與服務窗口,加強對醫院合理用藥的監督管理,針對不合理用藥情況進行及時報告分析與整合改進,建立完善合理的用藥管理制度,定期開展處方及病歷質監,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確保用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吳如成.門診處方審核與點評分析提高合理用藥水平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7,15(6):49-50.
[2]周娜,翁曉珊,謝玲.門診處方審核與點評分析對提高合理用藥水平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7,29(1):198-199.
[3]鄭解元,孫洲亮,邵志宇,等.基于國際醫院管理標準的處方審核系統開發[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6,36(23):2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