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林


摘要 目的:探討胃腸手術后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胃腸手術治療患者7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早期腸外營養治療,觀察組給予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腸手術后患者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 胃腸手術;早期腸內營養;臨床效果
胃腸手術是一種臨床最常見的手術,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營養不良,為維持機體新陳代謝及正常循環,需要補充大量營養,否則會嚴重影響身體康復,甚至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隨著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腸內營養治療已被廣泛應用于各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患者一般會在胃腸手術24h后給予營養支持。腸外營養、腸內營養是目前常用的營養支持方法。為探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在胃腸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對胃腸手術治療患者74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胃腸手術治療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治療,入組前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將所有患者按照住院號排序,構建隨機分配表格,分為兩組,每組37例。觀察組男19例,女18例;年齡43~79歲,平均(48.73±6.41)歲;手術類型:胃大部分切除術13例,乙狀結腸切除術11例,橫結腸切除術7例,其他6例。對照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45~81歲,平均(47.53±5.97)歲;手術類型:胃大部分切除術15例,乙狀結腸切除術10例,橫結腸切除術9例,其他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兩組胃腸手術后采取不同營養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早期腸外營養治療。具體如下:通過中心靜脈提供營養,補充維生素、葡萄糖、微量元素、復方氨基酸等,營養液需勻速靜脈滴注,18~24h內完成,連續治療7d。觀察組給予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具體如下:經空腸造口將營養支持治療管置入腸內,緩慢滴注5%葡萄糖鹽水250mL,檢查造瘺管通暢與否,同時觀察有無胃腸脹氣。腸內營養制劑需包含15g/1000mL纖維素、105kJ/kg熱量、0.18g/kg氮等營養物質,術后24h內勻速連續輸注腸內營養制劑500mL,輸注速度40~60mL/h,術后第2天輸注腸內營養制劑1000mL,術后第3~7天輸注腸內營養制劑1500~2000mL。兩組均連續治療7d。
評價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肛門排氣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同時比較臨床療效。
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腹脹消失,肛門排氣正常,營養指標明顯改善;②有效:腹脹減輕,肛門排氣基本恢復,營養指標有所改善;③無效:相關指標無任何改善甚至惡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5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胃腸手術患者術后需要禁食,加之手術應激影響,經常發生體重減輕、負氮平衡等不良現象,從而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免疫能力與組織修復能力隨之下降,影響自身疾病康復,故胃腸手術后實施營養支持十分重要[2]。腸外營養、腸內營養是目前臨床最常采用的營養支持方法。腸外營養可有效緩解機體負氮平衡狀態,但長期使用可能發生黏膜萎縮、細菌移位等并發癥[3]。腸內營養經腸道給予營養物質,進而改善門脈系統循環,促進胃腸功能提升,對恢復胃腸蠕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后,不僅術后恢復進程加快,治療總有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實施早期腸外營養治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發現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存在諸多優勢:①可調節機體代謝狀態,減慢高代謝反應,改善機體營養狀態,促使氮丟失,維持血漿蛋白濃度[5];②刺激機體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激素等,從而增強胃腸蠕動;③提高機體免疫能力,避免發生感染,促進吻合口快速愈合;④操作簡單,對治療設備要求不高,適用性較高,可在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胃腸手術后實施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對于改善機體狀況、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及疾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德林.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胃腸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5,21(18):3456-3457.
[2]賀新政.探討胃腸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臨床實施方案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0):117-130.
[3]陳湘.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空腸輸注腸內營養支持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12):132-134.
[4]楊菜芳,羅生蕊,王留英穿刺式空腸造口在腹部外科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7(3):59-60.
[5]徐越群,鐘梅榮.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胃腸道手術不置胃腸減壓管并早期進食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8(1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