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波 夏小梅


摘要 目的:檢測血清中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在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并發細菌感染中診斷價值。方法:收治住院SAP并發細菌感染患者78例為感染組,選擇住院胰腺炎未檢出細菌患者80例為對照組。檢測PCT、CRP水平。結果:兩組PCT、CRP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PCT、CRP聯合檢測對SAP并發細菌感染診斷、鑒別診斷有一定價值。
關鍵詞 重癥急性胰腺炎PCT; CRP;細菌感染
降鈣素原(PCT)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低[1],是一種由116種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13000的糖蛋白,是血清降鈣素的前體物,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20~24h,穩定性好,其濃度不受某些疾病,如變態反應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癥的影響。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在感染期可出現顯著增高。本文觀察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并發細菌感染血清PCT、CRP水平,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SAP并發細菌感染患者78例(感染組),符合SAP診斷[2,3],感染患者符合SAP感染標準[4]。用同期80例胰腺炎未檢出細菌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儀器與試劑:SAP患者治療1周,合并細菌感染診斷明確時,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離心取血清,膠乳免疫比濁法檢測PCT,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RP。試劑由北京九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參考范圍:PCT<0.5ng/mL,CRP<8mg/L),儀器為深圳邁瑞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BS-800全自動生化分析。
統計學分析:用SPSS18.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感染組患者PCT、CRP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討論
SAP是危急患者生命的全身性炎癥性疾病,病死率30%~50%[5]。由于綜合治療以及重癥醫學的飛速發展,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數量明顯下降,而死于并發感染者越來越多,SAP死亡的患者中80%伴有感染[6]。近年來,有研究報道[7],PCT作為炎性反應的生物學標志物,可以用于評估患者體內炎性反應及炎癥的程度。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病后1周內炎性反應最劇烈的時期,也是患者病情的最嚴重階段,血培養及細菌培養鑒定時間長,往往需3~7d;用膠乳免疫比濁法檢測PCT、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RP,方便、快速,抽血后2h內可以出結果,結果準確可靠,值得全面推廣應用。PCT、CRP聯合檢測對SAP并發細菌感染的診斷及鑒別診斷有一定的價值,且時間上優于細菌培養,為SAP并發細菌感染患者,贏得診治時間。
參考文獻
[1]Vouloumanou EK,Plessa E,Karageorgopou-Ins DE,et al.Serum procal citon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neonatal sep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5):747.
[2]王春友,楊明.《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解讀-急性胰腺炎外科診治現狀與進展[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35(1):8-10.
[3]李鳳舞,王紅.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感染期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0):812-815.
[4]李維勤,李寧,黎介壽.重癥急性胰腺炎壞死感染的診斷與治療實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12):976-978.
[5]Bassi C.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J].Int JPancreatol,1994,16(1):1-10.
[6]楊華,胡志東.血漿(1,3)-β-D葡聚糖檢測對侵襲性真菌感染診斷的臨床意義[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9,15(4):714-715.
[7]武可,白晶利,陳瑩,等.血清降鈣素原,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生性及預測價值[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5(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