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方
正常情況下,月經每個月都會如期到來。但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常常會出現月經不調。這是為什么呢?月經不調都有哪些表現呢?面對月經不調又該如何應對呢?
月經實際上是子宮內膜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長大脫落,自陰道流出。這一過程是通過生殖內分泌軸(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內膜→陰道)控制的,其中任何一步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月經不正常。
一般來講,月經的正常周期是25~35天,正常的出血時間為2~7天,一個周期內月經的正常出血量為5~80毫升。
掌握以上內容后,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月經不調。這里談到的月經不調是指沒有器質性病變,如子宮肌瘤、宮頸或子宮內膜息肉等其他子宮本身問題,異常的子宮出血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
閉經分為兩種: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前者是指從未來過月經,后者則是指以前來過月經,之后超過3個月經周期不來月經。哪些原因會導致閉經呢?
上面我們提到正常的月經周期是由生殖內分泌軸(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內膜→陰道)調控的,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導致閉經。
現簡單的列舉可能出現的情況——
下丘腦、垂體存在問題:雖然卵巢、子宮均正常,但沒有上級發號施令,卵巢不會分泌雌、孕激素,子宮內膜不會相應長大,故出現閉經。如果想來月經,應補充相應激素。
卵巢存在問題:由于卵巢無法正常分泌雌、孕激素,導致女性特征喪失,如乳房萎縮,故一般考慮用人工周期來解決月經問題。
子宮內膜存在問題:做過人流刮宮后不來月經,可能是因為子宮內膜受到損傷。由于子宮以上環節均正常,且雌、孕激素也正常,雖不來月經,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故可不進行處理。
陰道先天閉鎖:青春期發育后月經血因陰道閉鎖無法排出,出現痛經。須前往醫院進行就診。
以上是閉經引起的月經不調,由于原因多樣,處理的原則也不同,故須去醫院有針對性地進行排查治療。
功血是不正常出血,會導致月經周期紊亂。這種情況一定要上醫院就診,因為這種無規律的出血可能會導致嚴重貧血。另外,如果不用藥物控制,則會導致子宮內膜病變,如不典型增生。所以這類患者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維持正常月經周期。
很多人認為月經量過多沒有問題,所以常常忽略這種情況,導致很多人出現貧血了也不去看醫生。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是有影響的,嚴重者甚至會增加心臟的負荷,所以這種情況是一定要進行治療的。
月經周期延長的情況大概有兩種:(1)月經久久不干凈;(2)月經前偶爾流一些血,然后才正常來月經。
以上情況可能跟孕激素有關。可考慮服用孕激素來定期控制出血。
對于備孕,一般建議在排卵期同房,但排卵期經常出血,則嚴重影響性生活。
這種情況一般建議在排卵期出血前服用1~2片雌激素,這樣可以防止排卵期出血。而少量的雌激素也不影響卵泡的發育,進而也不會影響懷孕。
很多患者對于月經量少感到非常的焦慮,擔心月經量過少會提前絕經,身體里的臟東西流不出來……
實際上醫生考慮的正好相反——不怕月經量少,反而就怕月經量多。
月經量少可能存在的問題有:(1)沒有排卵;(2)曾經有過宮腔相關手術,如人流導致宮腔內膜受損粘連。
對于月經量過少,醫生通常會檢查孕激素,判斷患者有沒有排卵,另會通過B超檢查宮腔,判斷子宮內膜厚度。如果患者能夠正常排卵,且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則是不需要處理的。
針對月經量過多、過少這兩點,再次提醒大家:月經量多,要到醫院及時就診查看;月經量少,只要有排卵,子宮內膜厚度正常,就不用過多的擔心。
以上就是月經不調的幾種表現及相應措施。
這里需要再次說明的是:如果月經不調建議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按照醫囑服用藥物。且須注意內分泌的疾病是需長期服用藥物的,千萬不要服用幾個月的藥物后,覺得一切正常后就不再服用了。
另外,很多人一聽說補充的是激素就特別緊張。尤其是家長,一聽補充激素就不敢讓孩子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我們在補充激素的時候往往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缺少什么補充什么,并且這些激素是人體必需的,并不會導致肥胖。即使會導致肥胖也應該吃,因為月經不調會引起其他各種各樣復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