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貨成了大生意!據美國CNBC網站13日報道,雖然圣誕和新年購物季即將來臨,但美國商家卻正在為退貨做準備。原因是每年都有大量退貨產生,而這已經被一些人做成生意。
互聯網調查公司eMarketer估計,今年的節日購物季,美國網上購物額將達到1233.9億美元,但會出現30%的退貨情況。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美退貨商品總價值3510億美元。美國服飾電商Revolve去年的凈銷售額4億美元,但用于退貨的支出高達3.85億。實際上,零售商有時候收回退貨還不如直接轉售給二手商。
世邦魏理仕美國工業研究主管耶根表示,退貨之所以對零售商們來說成本大,原因有兩方面。首先是運輸和處理成本。退貨包含諸多環節,每一步都涉及勞動力成本。雖然這些成本基于很多因素,比如零售商規模,退貨商品的重量和尺寸,退貨人和商家的距離,但毫無疑問,這些成本會侵蝕利潤率。第二類成本是退貨重新上架的時間,這類成本難以量化,但重新上架的時間越長,其價值越小。
為了沖銷上述成本,零售商選擇和清算公司合作。作為一家成立9年的清算公司,B-Stock與美國零售商10強中的9家合作,處理退貨和積壓商品。該公司稱,他們目前正在銷售價值7000萬美元的退貨或積壓商品,與全球130家企業在退貨業務上進行合作。
也有不少個人在亞馬遜和eBay上專門從事退貨和再銷售。佛羅里達的凱西·帕里斯每天都要花上5個小時到舊貨商店和清算網站,采購感興趣的商品,有時候能淘到汽車零部件,有時候是運動鞋,有時候是打印機墨盒,然后再出售。密歇根的布萊克和帕里斯是同行,他在亞馬遜銷售電子產品退貨。他們都是低價購買舊貨,然后將其中一些(稀缺商品)高價售出。
實際上,在過去2年,電商平臺上專門銷售退貨的門店大量增加,特別在亞馬遜和eBay上。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羅杰斯警告說,一般消費者通常不知道他們買的是舊貨。但亞馬遜表示,他們將舊貨再銷售時都有標注。▲
(任重)
環球時報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