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努爾·克尤木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早發冠心病存在的危險因素并提出相關的預后措施。方法 隨機選取2017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的老年心腦血管冠心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臨床表面和年齡將其分為早發組與對照組,各50例,研究早發冠心病患者存在危險因素并分析預后措施。結果 經過對比后可以發現,患者的危險因素有多種,包括高血壓病、吸煙、遺傳等。結論 早發冠心病存在多種因素影響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需要采取綜合干預措施,以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早發冠心病;因素分析;預后措施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當前,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在發病率快速上升的同時,發病年齡也趨于年輕化。早發冠心病的患者人數也處于持續增長狀態。早發冠心病發病的年齡通常界定為<60歲。冠心病的發生和多種原因有關,分析存在的危險因素有利于保證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的老年心腦血管冠心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37~59歲,平均年齡(47.4±6.3)歲,患者發病后的典型癥狀有頭痛、頭暈、乏力、間隙性心悸,此外還伴胸痛、胸悶等不良反應。
1.2 方法
分析早發冠心病患者存在的相關危險因素,結合引發早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進行預后分析,通常對比研究明確早發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并確定存在的預后相關性。在研究中,記錄了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治療醫師采用電話的方式對出院患者進行了后繼隨訪,記錄隨訪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不良事件的內容包括準確患者死亡日期和原因,發生的非致死心肌梗死以及再次血運重建情況。在隨訪過程中如果發生了中斷,將最后一次發生的隨訪記錄時間最終確認時間,如果在隨訪期間患者由于其它原因死亡,最后一次為終止隨訪時間。研究分析采用回歸模型(Cox),分析早發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5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內容主要高血壓病、吸煙、纖維蛋白原、遺傳史、以及高血脂,這些內容是引發早發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見表1。
3 討 論
冠心病的發病和多種因素有關,最近來,冠心病的發病有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所以有必要分析早發冠心病的影響因素。本次研究表明,早發冠心病和高血壓病、吸煙、纖維蛋白原、遺傳史、以及高血脂有關。冠心病年輕化說明當年中年人的身體條件變差,靶器官容易受到損傷。特別是當前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的精神壓力增大,都會對心臟和血壓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由于當前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部分患者攝入了過多的高熱量、高糖分、高脂肪食物,這些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患病機率會增加。此外,吸煙是導致早發冠心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吸煙會導致血管內表皮細胞發生損傷,導致早發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影響到患者的心功能。
除了遺傳因素外,早發冠心病的影響因素是可以預防的,所以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病癥。
綜上所述,早發冠心病存在多種因素影響因素,針對這些危險因素需要采取綜合干預措施,以保證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麗萍.早發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8):129-130.
[2] 王康榮.早發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10):266-267.
[3] 張玉龍.早發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6):229-230.
[4] 李麗莉,田艷華.早發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衛生統計,2015(4):282-283.
[5] 張 錚.早發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6(11):341-34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