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
【摘要】目的 我們主要是為了分析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后,患者的血壓控制的具體情況及實際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017年我院經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的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其血壓控制情況和效果。結果 我們在經對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的患者的觀察和研究之后,發現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舒張壓處于(86.1±6.1)mmHg范圍內,平而且其均收縮壓也達到了(137.8±3.7)mmHg。與此同時,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舒張壓處于(80.6±5.7)mmHg范圍內,而且其平均收縮壓也已經達到(130.5±3.6)mmHg。經過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后者高收縮壓、舒張壓下降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血壓患者實施的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可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護理干預;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眾所周知的是,高血壓是醫學上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一旦患者的血壓無法迅速將下來,就會使得患者出現中風、心臟病等癥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患者的健康水平。而且經過調查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種類多樣,這就需要我國的相關醫護人員就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標準進行嚴格分級。而且經過對于患者的觀察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高血壓患者的癥狀也比較多,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頭痛、頭暈、視力障礙、嘔吐等各種現象。[1]由此可見,控制血壓和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入手,所以相關的疑問人員必選觀察患者經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后血壓控制的效果,重視控制血壓的進行,并且也要關注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心理情緒在血壓控制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017年我院經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的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齡58~80歲,平均年齡(56.2±5.4)歲,平均病程(4.6±1.5)年。經過對于數據的認真分析,干預前的平均收縮壓(157.2±2.3)mmHg,平均舒張壓(95.7±2.5)mmHg。[2]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排除有老年癡呆、精神異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1.2 方法
首先我國的醫護人員需要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也就是說要加強對患者活動、鍛煉的具體指導,而且要時刻檢查患者的血壓,對于患者鍛煉的種類和方式進行限制,在最大范圍內避免重體力活動或劇烈運動。與此同時,醫務人員還需要定期檢查患者體重、血壓、心率等各方面的指標,確保患者的身體健康,并且針對各項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除此之外,各大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還需要指導和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在高血壓等相關的健康教育課堂上認真做好筆記,而且醫院也必須要為每一位患者提供良好舒適的療養環境。
而對于觀察組患者來書,我們需要對這類患者實行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醫務人員需要根據對于患者個人身體狀況的分析,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鍛煉與運動的有效方案,除此之外醫務人員還要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與患者的家屬進行配合,在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低鹽低糖,而且患者本人也應該盡量做到戒煙戒酒。除此之外,醫務人員也有必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知識干預,為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屬普及服藥的效果、不良反應等各方面的知識,在對患者的檢查干預方面也要做好相關記錄,并且嚴格對照醫學指標進行評判。[3]與此同時,醫務人員在給予患者規范管理過程當中,需要為每一位被選中的患者建立起個人檔案,并且要嚴格根據觀察結果做好各項指標變化的記錄,這樣就可以方便主治醫生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對患者的病情有更為全面的掌握。
2 結 果
經過定期的觀察與統計,我們可以發現這兩組患者在經過不同方式的護理之后,對照組平均舒張壓(86.1±6.1)mmHg,平均收縮壓(137.8±3.7)mmHg。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觀察組平均舒張壓(80.6±5.7)mmHg,平均收縮壓(130.5±3.6)mmHg。我們經過分析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經過對相關數據的觀察和記錄,我們可以根據患者在實施護理過程中的血壓指標變化找出兩組之間的具體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高血壓在臨床中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而且高血壓患者往往各自的水平不同,我國的相關醫務人員必須要嚴格按照高血壓的分級標準,對此加以重視,實現對于患者的進行及時治療和控制,避免出現其他并發癥。隨著現代社會高血壓患者逐漸增多,醫學界也出現了許多治療方式,比如說患者可以選擇住院治療或者是自己按照醫囑控制血壓,但是其中這一過程中卻不可缺少的就是護理干預。無論患者選不選擇住院治療,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都必須要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周到良好的服務,實施社會服務以及延續性護理,最終滿足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4]所以我國各大醫院內的醫務工作者需要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以及規范管理,并且選取相應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宣講的方式來使患者及其掌握有關疾病防治知識,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方便醫務工作者展開對于患者的護理工作,而且這種護理模式還可以在最大范圍內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護理能力。而且調查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干預和規范管理的患者與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對比,其病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恢復速度也明顯加快,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以及規范管理可以在最大范圍內實現控制血壓的目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綜合護理干預的模式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壓,而且改善患者不良情緒的效果較為顯著,在醫學界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愛萍.護理干預及規范管理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17,19(02):219-221.
[2] 徐春燕.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7,25(04):410-411.
[3] 陳英敏.高血壓病患者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人群血壓控制及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與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8):190-192.
[4] 張琴光.高血壓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6(12):18-2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