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胡艷玲 陳肖肖 陳離瑤
【關鍵詞】低危初產婦;會陰無創接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7..02
分娩是自然生理過程[1],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助產士接受了陰道無創接生的新理念。研究結果表明,會陰側切增加產后疼痛,產后性功能恢復差,而不是預想中的提高盆底肌肉的張力[2]。會陰無創接產手法改變了傳統接生時使用會陰側切的方法,減少了分娩創傷。自2012年3月,我院開始實施會陰無創接生,與傳統會陰側切接生相比,促進產婦分娩回歸自然,提高了助產質量。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單胎頭位陰道分娩的產婦803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401例和對照組402例。兩組軟產道正常,胎心良好,無妊娠并發癥及合并癥,定時完成正規產前檢查。兩組在年齡、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嚴格控制側切率,于胎頭撥露時予以陰部神經阻滯麻醉一次,其目的減少疼痛,松弛盆底肌肉。在助產士指導下在宮縮時向下屏氣,反復多次,以充分擴張產道。胎頭撥露至會陰后聯合緊張時,開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胎頭著冠時,協助胎頭俯屈使其緩慢下降,當胎頭娩出1/2時,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張口呼氣,不要用力,宮縮間歇時使用腹壓,左手控制胎頭速度,右手保護會陰,讓胎頭以最小的徑線,緩慢通過陰道口。協助胎頭復位及外旋轉,使胎兒雙肩徑與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左手置于胎頸部,右手保護會陰,協助娩肩,至雙肩娩出,右手可松開。接產完畢認真檢查軟產道有無裂傷,必要時進行縫合。對照組為常規會陰側切。
1.3 觀察指標
(1)第二產程時間。(2)新生兒apgar評分。(3)產婦滿意度。(4)產婦會陰情況(5)新生兒產傷。診斷標準參照第8版婦產科學教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會陰三度及三度以上裂傷發生率、新生兒產傷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均無第二產程延長、新生兒重度窒息、會陰三度裂傷及新生兒產傷。觀察組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由于受我國醫療環境的影響,近年來部分助產士認為會陰在分娩中必然會有撕裂傷,不如直接予以會陰側切術,縮短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減少新生兒由于頭部壓迫造成產傷,降低會陰三度裂傷率。[3]為預防會陰嚴重撕裂現象發生,臨床上多將會陰側切做為常用接生方式。[4]但臨床研究證實,會陰側切并不會改善產婦和新生兒的分娩結局。
3.1 無創接生不延長第二產程時間
由表1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均未發生第二產程延長,會陰無創接生僅在胎頭撥露至會陰后聯合緊張時,開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只是適當延長胎頭著冠時間,不增加第二產程延長的風險。
3.2 無創接生不增加會陰Ⅲ裂傷的風險,提高產婦滿意度
由于有效控制胎兒娩出速度,會陰體得到緩慢充分的擴張,避免了因分娩速度過快造成的會陰嚴重裂傷。會陰切開是一種創傷性操作,相對于自然輕度裂傷,會陰側切出血多、切口大、愈合慢,增加產婦痛苦。(5)而無創接生減輕產婦的產后由于側切傷口帶來的痛苦,進而也提高了產婦的滿意度,由表2可見。
3.3 無創接生不影響新生兒結局
從表1可見,無創接生無新生兒重度窒息及新生兒產傷的發生,說明無創接生不增加分娩不良結局,對新生兒無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無創接生技術可降低低危初產婦的會陰側切率,提高產婦滿意度,有利于自然分娩。
參考文獻
[1] 黃暉暉.水中分娩與傳統分娩產后心理狀況的對比分析[J].現代醫院,2011,11(10):206.
[2] 徐曉陽,姚珍薇.婦女產后性問題與分娩方式[J].實用婦產科志,2012,18(3):146-148.
[3] 趙梅晶,陳麗萍,李燦蓉,洪惠蘭.無創接生對自然分娩母嬰結局的影響[J].福建醫藥雜志,2017,39(1):138-139.
[4] 凌 燕,陸 鵬,吳雪蓮.無保護會陰接生聯合導樂陪伴對產婦產后心理狀況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88-89.
[5] 李曉燕,徐括琴.無保護會陰接生法的臨床探討[J].中國婦幼健,2013,18:3053-305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