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敏
摘 要:公共圖書館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論文以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為例,探討了濮陽市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面臨的困境和難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解決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社區;總分館制
1 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背景
近年來,在我國大力提倡文化軟實力建設,力爭把文化大國建成文化強國的背景下,作為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方式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本地區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的重要戰略任務。社區是一個城市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居民文明素養的基本場所之一,是居民與公共文化服務各個環節、相關因素聯系起來的橋梁。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就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逐步建成的。
2 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面臨的困境及問題
2.1 中心圖書館問題
根據濮陽市經濟文化發展大趨勢和圖書館事業發展目標,濮陽圖書館不僅作為市級館建設同時要作為城市中心圖書館建設。對地區圖書館事業而言,市館必須建立體制保障來獲得“合法領導”地位,充分發揮中心圖書館的核心與導向作用,拓展服務網絡,城域范圍內先將社區圖書館建起來,逐步將我市的縣(區)、鄉鎮、村各級公共圖書館、院校及企業圖書館納入到總分館建設體系中,提高整個濮陽地區整體服務效能,帶動形成統籌規范、集中管理、特色服務、分工協作、互相補充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加快圖書館事業發展。
2.2 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問題
技術是建設社區圖書館的支撐。總分館制若實行通借通還,必須有適合通借通還的圖書館集群管理業務系統,統一網絡管理平臺。為了實現通借通還,市圖書館已于2015年初開始更換自動化管理系統,3月9日開始使用Interlib圖書館集群管理系統,只要使用互聯網,各社區圖書館就能和市圖書館實行通借通還。
2.3 社區圖書館原本存在的問題
1)社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第二批分館建設中,龍城社區屬于城中村改造、經濟適用房性質,大部分居民對社區的概念、服務內容、運作體制等認識不清,還停留在農村居委會、農村大隊的認知階段,更不知道社區圖書館的存在。
2)圖書陳舊、資源有限。幾乎所有的社區圖書館僅有紙質圖書,而且大部分圖書都是一次性配置、永久使用的狀態,圖書陳舊、亂擺亂放,難以吸引讀者眼球;資源種類單一,數字資源尚屬空白,無法滿足讀者碎片化、智能化、移動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
3)管理隊伍不穩定、不專業。李克強總理曾在新一屆中央政府記者招待會上說,財政供養的人今后只減不增[1]。社區居委會不就是財政供養的人嗎? 原則上只減不增。這就是增加編制面臨的形勢。基層社區有限增編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大幅度增編絕不可能,這就導致大部分社區管理隊伍不穩定,除了居委會主任、副主任等三、五個人具有穩定編制外,其余人員,有的是臨時工,有的是公益崗位、政府購崗,他們均具有服務期限,人員流動性很大;另外,大部分社區圖書館員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偏大,專業技能水平不高、業務管理不規范,不能很好的解答居民的困惑和疑問。
4)建設和利用流于形式。大部分社區圖書館雖然制定了規范的圖書借閱制度、管理制度、讀者須知等制度,卻沒有按規定執行,僅把社區圖書館當作了社區點綴,以備上級檢查之用。圖書館也缺乏相應的宣傳和業務推廣;開放時間不規律,與居民作息時間沖突。
5)服務形式單一。目前的社區圖書館僅提供圖書借還、閱覽學習等基礎性服務,讀者活動、專家學者講座、展覽、電子書閱讀、網上學習等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尚未開展。
6)地理位置問題。通過調研發現,有些社區圖書館普遍存在閱讀空間狹小,甚至很多社區圖書館所處位置隱蔽,以至于即使是社區內的居民也少有人知道。
2.4 經費緊張問題同樣制約著總分館制建設
第二批分館建設時,由于經費緊張、遲遲不到位,使原本定于5月份建成的10個分館推遲到10月底,由濮陽市文廣新局從自身運行經費中擠出近80萬元,才使第二批分館得以建成。
3 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對策
3.1 領導重視,措施得力
2016年濮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2016年底前建成20個社區分館”的工作計劃,這是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諾的民生工程,自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開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前期調查時,市文廣新局主管副局長、社文科科長以及華龍區文明辦、開發區公用事業局相關人員大力支持與配合,隨同圖書館負責人一起進社區實地調研,為實施總分館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濮陽市圖書館成立了分館建設領導小組和業務管理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設立臺賬,推進分館建設。
3.2 上下結合,效率高
分館建設中,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由分館所在地負責提供場地和管理人員,市館負責分館所需的設施設備,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編目、圖書配送以及管理人員業務培訓。
3.3 制定建設方案,核定配備標準
借鑒發達地區圖書館分館建設經驗,結合濮陽實際,筆者認為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宜采用以濮陽市圖書館為中心館,以各社區圖書館為分館的辦法,實行文獻資源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統一服務標準和服務政策;在資源配置上需達到以下標準:4000冊圖書,20余種報刊,兩到四張閱覽桌椅,兩臺電腦,兩到三組書架,一個報架,兩個期刊架,一個工作臺,基本滿足分館讀者的借閱需求。
3.4 創新管理方式,鼓勵分館自主創新服務
瑞景分館的志愿者參與管理的模式值得稱贊,這個分館有專人負責,周末不休息,圖書館每天晚上還有志愿者值班站崗,義務承擔整理書籍、打掃衛生、閉館鎖門等工作。志愿者的參與彌補了館員不足的缺陷,不僅減輕了管理員的工作負擔、節約了圖書館的管理成本,還免費宣傳了圖書館的服務精神、提高了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南江、慶苑等分館實行分時工作制度,早9點上班、晚8點下班,極大的滿足了社區居民下班后的借閱需求。
3.5 加強監管,保證服務效果
1)為各分館制定了統一的管理制度、服務規范和標識牌,管理人員由社區負責配備,專職為主、兼職為輔。
2)開放時間采取與社區居委會同樣的作息時間,臨時閉館的要張貼閉關通知。
3)館外服務部定期對分館運行情況、開放時間進行檢查,對分館設施設備進行更新與維護,人員定期培訓,圖書定期更新,建立濮陽圖書館分館微信群,及時處理分館反映的業務咨詢、讀者疑問等問題,發布信息通知,以保證各個分館切實發揮作用。
4 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成效
“市圖書館就開在我們小區里”成為各小區居民津津樂道的話題,居民們都愿意到社區分館來讀書看報刊雜志,大家感覺在這里足不出戶就知天下事,給自己的業余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30個分館里不僅有濮陽市圖書館統一編目、統一配送的圖書、報刊,還有可下載的電子書、音視頻等數字資源,實現了紙質資源的統借統還、數字資源的共享和隨時隨地的瀏覽與下載,30家分館與濮陽市圖書館新館、老館實行一卡通服務,極大的方便了市民的閱讀與
學習。
5 結束語
201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頒布與實施的第一年,作為國家層面公共文化領域的第一部專門法律,公共圖書館建設、總分館制建設、全民閱讀事業等各項工作將有法可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將迎來更加輝煌的發展時代,濮陽市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也將與時俱進、開啟新征程。2018年,市委、市政府又將分館建設納入濮陽市2018年重點民生實事工程,濮陽市圖書館作為建設單位,將繼續前行,不遺余力,把這項文化惠民工程做好、做實。
參考文獻
[1]李克強.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N].
http://gks.mof.gov.cn/zhengfuxinxi/guizhangzhidu/201712/t20171208_277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