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梓
摘 要:在智慧地球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本文中,主要從智慧地球環境下詳細論述了物聯網、互聯網以及智能化三者的聯系,提出了相應的圖書館智能信息服務。
關鍵詞:智慧地球環境;圖書館智能信息服務
智能地球,主要是互聯網和物聯網組合而成的,它的目標在于將新型技術引進到各個行業內,然后對信息傳感器以及網絡系統等加以完善和優化。智能地球的本質是在企業發展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在這一現狀下,借助計算機以及云計算將物聯網相互結合到一起,在全面管理人員生活的基礎上來實現全球智慧化。
1 對于智慧地球中物聯網、互聯網以及智能化的論述
智能方法一般包含三方面特征,分別為透徹的感知性、全面的互聯性以及智能化。其中,智慧地球技術如下所示:
1)將各種感應技術應用于各項物體中,實現數字化。
2)對于各種事物而言,可以采取不同類型的方式將其連接到網絡內。
3)云計算技術以及計算機產生的作用較大,兩者既可以有效的梳理相關信息,與此同時,還有助于人們制定出完善的決策。
1.1 物聯網
物理網是基于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項網絡,在物聯網包含的各個物體中,都可以相互連接到一起,彼此傳遞相關信息。從實際情況來看,物聯網具備的特征較多,其中表現在三點上:
全方面感知;也就是說,借助傳感器以及二維碼等獲得信息。
智能化處理;使用云計算智能化計算技術來分析以及梳理較多的信息。
穩定運輸;通過把各種互聯網相互融合到一起,然后穩定傳輸各項信息。
物聯網信息產業鏈包含標識、感知以及處理和信息傳輸四個方面,在每個階段中,與之對應的技術為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以及無線傳輸網絡。
1)RFID;該項技術是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項技術,它屬于自動識別技術。其儲存的信息較多,能夠借助無線數據通信網絡將其直接運輸與信息系統中,然后識別物品,實現信息共享。
2)傳感器;傳感器是一種將物理量轉換成可以利用的電信號器件,以此達到信息傳輸以及控制的需求。
3)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屬于智能化電子元件。
4)無線傳輸網絡;該項網絡包含遠距離無線連接全球語音以及近距離無線優化的紅外線技術。
1.2 智慧地球和物聯網、互聯網以及智能化之間的聯系性
智慧地球的三個維度為物聯網、互聯網以及智能化。IBM將物聯網改變拓展成為了智慧地球,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面人們掌握和認識,并且具備較高的價值。智慧地球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任何東西都能夠達到數字化。當前,智慧地球的穩定發展離不開物聯網,物聯網的關鍵是互聯網。
2 智慧地球環境下的圖書館信息服務
2.1 文獻信息服務
物聯網本身是由電子標簽以及閱讀器相互組建而成的。其中,電子標簽是用來標志各項物品的一種方式,它包含物源以及有源兩方面,一般情況下,無源電子標簽在圖書館內應用較為普遍,電子標簽是基于無線射頻標識的原理而形成的,然后利用無線射頻信號來傳輸信息、在圖書館管理過程中應用RFID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拓展圖書館未來發展空間,同時還為其提供了較高的技術支撐,從最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合理優化。所以,將RFID技術應用到圖書館中,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1.1 圖書分類
使用物聯網能夠將圖書類別顯示出來,并且還能夠呈現出圖書的具體館藏位置,和之前原有的分類方式相比較而言,該項方式避免了問題的出現,能夠有效地提升分類效率。基于智慧地球背景下,物聯網能夠提供數目轉換文件接口,可以將數據納到物聯網系統內。借助互聯網實施工作可以有效地突破以往的限制性因素,從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圖書的數據采集,便于圖書館有效掌握人們的心理需求,進而緩解了人員的工作壓力。
2.1.2 圖書典藏
1)圖書分配工作;當貼有EPC標簽的圖書通過讀寫器的時候,讀寫器會獲取不同類型的信息,并且將圖書館中包含的信息識別出來,以此歸置圖書。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信息實施配對處理,將結果運輸到數據庫中,制定完善的歸納清單。
2)圖書盤點工作;在應用物聯網技術的時候,只需要把閱讀器放在書架中掃描一下,便可以獲取圖書中的信息,這樣一來,既不會對圖書館工作產生相關影響,同時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可以多臺電腦同時進行盤點,利用RFID技術來快速查找圖書,將功能徹底發揮出來。再者,在不需要閉館的情況下,便可以找尋出書架中相關書籍,避免了問題的發生。同時,可以將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中的借出或者歸還的書籍納到系統內,便于查詢數據。該項工作的實施有效縮小了追蹤館藏資料的時間,減少了人力的過度輸出。
2.1.3 圖書借還
物聯網中的自助借書以及還書系統自身具備操作簡單等特征。當前,借書以及還書都是自動的,這樣能夠緩解館員的工作壓力。當借閱書籍的時候,將自身的身份證件放到感應器中便可以了,然后將需要的書籍在掃描器內掃描一下,待通過之后便可以獲取書籍。當還書的時候,將書籍放入書口,傳送設備便會自主將書籍運輸到書架內,在還書成功之后,系統會根據書籍信息來更新讀者信息。從中看出,借助RFID電子標簽不僅可以全面的獲取信息,同時還可以明確書籍在圖書館內放置的實際位置,這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時間的浪費。
2.1.4 防盜方面
物聯網屬于新型、先進的EPC系統,它具備報警功能和拍照功能,能夠合理的處理影像,防止問題的出現,其安全性好,可以將圖書館最近幾年經常應用的電機防盜監控系統和射頻防盜系統替換掉,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有人想要偷取書籍或者其它類型的資料,那么圖書館依舊可以將圖書追回,從而放置于原來的位置上。
2.1.5 查詢書目
應用物聯網技術能夠快速找尋出所需要的書籍,比如書籍目前所在的位置以及借閱信息等。
2.2 網絡信息資源信息服務
智能網絡信息服務事宜網站為平臺,借助相關方式來分析用戶特點,以此測試出用戶的信息行為,并且以用戶提供優質性服務。當前,智能網絡信息服務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從不同用戶提出的不同信息要求入手,然后對其提供相關服務。再者,分析用戶以及用戶的潛在信息需求,實施相應的信息化服務工作,在服務期間,要有效的進行優化和整頓,以此滿足用戶要求。最后,智能信息服務自身具備主動性以及預測性特征,它產生的作用很大。
2.2.1 智能化網絡信息組織
基于智能信息服務背景下,信息資源組織涉及到兩個方面,分別為用戶信息資源組織以及網絡信息資源組織。所謂用戶信息資源組織,主要是建立相關模型,便于獲取用戶信息,進而為網絡信息智能信息服務的開展提供相應的依據。網絡信息資源組織則是有效的劃分網絡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實施分配的目的是依照用戶提出的要求來建設相應的分類體系,方便查詢書籍。
2.2.2 智能化的網絡信息服務
網絡信息服務內容的智能化一般表現為網絡依照用戶要求來找尋信息,從不同類型的用戶來提供不同的服務。針對相同的服務和檢索詞,智能網站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內,根據用戶要求來獲取信息服務內容,網絡信息服務內容可以加深用戶的滿意度。
3 結語
智慧地球以及物聯網等理念的出現,在為圖書館信息服務提供良好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一些挑戰,因此,對于智慧圖書館信息服務而言,要加大對其的探索力度,以此促進該項工作的穩定開展。
參考文獻
[1]彭艷萍.智慧地球環境下的圖書館智能信息服務[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33(05):118-120.
[2]嚴棟.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圖書館[J].圖書館學刊,2017.(07):8-10.
[3]董曉霞,等.智慧圖書館的定義、設計以及實現[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7.(0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