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婷
摘 要:隨著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深入開展,在雙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得到了有效發展。為此,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實踐,簡明分析了雙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等相關內容,并深入實際,提出了幾點具體建設策略,旨在通過進一步分析,能夠豐富區域文化內容,實現傳播效率,為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推廣;建設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雙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現狀及發展規劃”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2D043)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利國利民項目,為提高認識,本文進行了有效分析,并積極結合雙鴨山地區實際,對其建設策略進行了有效研究。作為研究人員,要深入實踐,從而不斷探索更加科學的建設模式,以確保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順利開展。
1 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調查分析
對于雙鴨山市公共圖書館來說,從2015年就開始著重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同時結合電子閱覽室,確保了自動化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依托現有資源,構建了完善的地方文獻特色數據庫,并且組建了相關的門戶網站與微信公眾號,在此過程中,其遠程資源的利用與服務能力在不斷提高。此外,縱觀雙鴨山各個區縣,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寶清縣圖書館利用多媒體,開展多彩的讀者活動、親子活動等。同時,也開展了送資源信息到基層等活動。在饒河地區也加大了宣傳力度,擴大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社會影響力,把館內工作延展到館外,充分利用共享資源和平臺,先后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推廣活動。
2 雙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策略
2.1 完善文化信息服務網絡
在完善文化信息服務網絡過程,國家中心是所有文化信息的源頭和中心,其質量也直接決定了后續工作的水平。而省級單位則是做好細化資源建設的平臺,還有培訓人員的作用。市級單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其統一調度和分配,傳送到各個社區單位。因此,社區單位自然成為最為主要的輸出平臺,確保信息能夠傳遞到每一位雙鴨山地區的人員之中。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優化,雙鴨山地區的文化資源需求更趨于多元化發展,包括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內容都是當地群眾所需求的資源。因此,為了更好滿足日益發展的雙鴨山農民的需求,相關職能單位應當做好對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將電子信息化文化訴求方式帶給當地群眾,以求更好滿足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2.2 加大宣傳和推廣
為了保證雙鴨山地區的文化資源能夠達到理想的資源共享狀態,基層不能僅僅將其工作簡單看待,而是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力求做到個性化定制文化服務的輸出。相關的職能單位應當進行聯動作業,針對文化站的開放時間和守則做出明確的指示和要求,并確保相關設備的狀態,最大化避免使用過程中的意外情況。同時,要為雙鴨山地區的農民構建一個更為和諧有度的上網環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農民的互聯網技術相對較為薄弱,所以職能單位要做好宣傳教育作業,確保每一位雙鴨山的地區的農民都學會使用互聯網,并能夠利用相關設備搜尋到相關的有價值信息。
為了更快達到這一目的,職能單位必須靈活使用目前新型的互聯網媒介做好宣傳工作,以求更快、更高質量地完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工程。要利用好互聯網載體,發揮其優勢后再反之服務于雙鴨山的廣大農民群體。例如,要利用好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媒介,對各類的文化活動做好宣傳工作,鼓勵廣大的當地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同時充分吸引其注意力和興趣,力求鼓勵其以更為積極主動地姿態參與文化活動。
2.3 開展多樣化的社會服務活動
首先,相關單位必須對現有的文化資源做好整合處理。在目前高度發達的互聯網信息科技力量的加持之下,職能單位應當篩選對雙鴨山居民有價值的信息,如農業科技、身體健康等內容,并將其刻錄成為光盤等形式。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雙鴨山地區之內的文化共享,而其最為主要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幫助農戶更好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利用現代化科技力量完成農業種植任務。同時,相關職能單位還要做好持續跟蹤訪問的工作,了解到當地居民的需求后,更有針對性的完成文化資源的刻錄、采集工作,更好幫助當地居民。其次,在文化活動的組織落實上,相關職能單位也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以求更好契合雙鴨山地區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任務。例如,可在圖書館內播放一些關于農村居民知識趣味視頻,不僅能夠更好為當地居民提供娛樂消遣的方法,還能在此基礎上幫助農戶進一步提升,具有教育價值。在我國農業技術水平不斷發展以及國家科學水平進步的形勢之下,農村經濟結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和發展,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文化資源共享的重要價值是帶動農民展開更進一步的學習,以求更好幫助其完成轉型發展。同時,圖書館、文化站等區域應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可舉辦一定的學習會、培訓班等,全面帶動雙鴨山地區的文化水平上調。最后,在文化資源共享之中最為重要的模塊之一即為未成年人的教育。相關職能單位應當積極與當地的學校等教育機構聯動,切實了解到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進行更為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動,例如,組織愛國教育主義的影片播放、進行國外有價值的教育視頻學習等。
2.4 創新“共享工程”服務形式與內容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一項較為艱難的挑戰,首先相關職能工作人員的任務即為轉變自身的傳統工作理念和想法,要將共享工作作為建設雙鴨山地區新文化信息服務工作的首要任務,以更為積極主動的態勢投身到相關工作中去。要杜絕以往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意識,化被動的想法和意識為主動,從以前被動了解人們需要什么工作,轉而主動了解人們的所思所想。例如,了解到人們生活中困難和問題,定向采集相關的資料與信息,做到第一時間遞交給廣大群眾。目前雙鴨山地區需求量最大的即為農村養殖過程中信息資料,如種植技巧、畜牧技術等。而職能單位最為重要的工作即為進行深入細化和分類,才能更為直接有效地給予農戶支持,幫助其更好利用文化信息資源,真正意義上達到文化資源共享的目的。綜上所述,目前雙鴨山地區的文化資源共享任務要求相關職能人員以更為積極主動的態勢投身到工作之中,將文化信息傳播放置在一個動態的流程之中,做到實時變化和切實從人們需求而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完善信息化文化服務的轉型任務,給予共享信息工程全新的動力。
3 結束語
綜上,為提高雙鴨山地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建設水平,需要工作人員積極實踐,并且要科學總結各種有效模式,以確保資源能夠實現其有效運用,并不斷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同時,工作人員更要找到合理的文化傳播模式,以進一步提升服務價值。
參考文獻
[1]隋林晶.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資源建設探析[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05):14-18.
[2]呂淑儀.文化共享工程省級中心地方特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與思考[J].現代情報,2015,35(04):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