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996年第一部《碟中諜》問世至今,《碟中諜》系列作品以演員們的各種驚險動作和想象力爆棚的高科技武器裝備,一次又一次地將觀眾帶進了神秘的特工世界。
“易容面具”是《碟中諜》系列必不可少的經典道具。
早在3D打印技術尚不成熟的2006年,《碟中諜3》就用上了3D打印的易容橡膠面具。此后的《碟中諜5》出現了用來欺騙對手的裸眼3D投影和變聲貼片。今年,這些手段在《碟中諜6》中繼續被使用。
實現人體定位追蹤并非易事,但好在《碟中諜6》中的反派萊恩身上有一枚人體芯片追蹤器。這種只有毫米級的芯片“五臟俱全”,含有天線和信號發射裝置,可以進行3D導航。
目前,瑞典法律已經認可人體芯片,超過3000人在體內植入了芯片,有的公司甚至還用人體芯片進行內部的消費和考勤。
《碟中諜6》剛開始沒多久,劇中人物伊森·亨特就在空中進行了“高空投下、低空開傘”的高難度跳傘,在完成跳傘的同時還要飛到隊友身邊送氧氣瓶,整個過程驚心動魄。
影片中的高空特種跳傘高度是7600米,此前國際軍事界普遍認為,在超過5000米的高空是不可能執行跳傘任務的。
影迷們一定記得1996年《碟中諜1》中出現的“口香糖”炸彈,在關鍵時刻,伊森·亨特把口香糖輕輕一折一貼,就造成了威力巨大的魚缸爆破。之后,他在氣浪和水流中突出重圍的畫面成了影迷心中的經典。
現實中還真有一款與“口香糖”炸彈高度相似的炸藥,那就是C4塑膠炸藥。C4塑膠炸藥由TNT、白磷等高性能爆炸物質混合而成,純凈時為白色粉末,與面粉相似。只要將C4塑膠炸藥加入適量溶劑,就能將其擠壓成各種形狀,使其牢牢附著在物體表面。
C4塑膠炸藥是一種非常安全的炸藥,即便遭遇槍彈射擊也不會爆炸,只有通過雷管才能被引爆。因此,美、德等國軍隊都把C4塑膠炸藥作為制式炸藥而廣泛使用,甚至還有“不要命”的士兵在冬天通過燃燒C4塑膠炸藥取暖。
通過動作習慣、肌肉運動方式識別、區分人的步態識別系統是《碟中諜》系列電影中的經典黑科技。
步態識別系統最早出現在2015年《碟中諜5》中,但早在2008年,英國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了3D步態識別系統,該系統能通過分析視頻中人的行走姿態來辨識身份。《碟中諜5》的編劇很有可能是受此啟發,才在電影中設計了這樣一個“關卡”。由于這一技術比指紋、虹膜等識別技術更可靠,目前科研人員依舊在對其進行發展和完善。
壁虎手套多次出現在《碟中諜》系列電影中,尤其是《碟中諜4》中伊森·亨特爬世界第一高塔外墻時,壁虎手套發揮了重要作用。
壁虎之所以是爬墻高手,秘密全在它的腳底。2014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就根據壁虎爬玻璃的原理發明了類似手套,攀爬者可以通過手套的吸附和釋放功能,在墻面上如履平地。

在《碟中諜4》中,不認識路的伊森·亨特用手指輕輕一點汽車前擋風玻璃,擋風玻璃立馬變成了顯示屏。車內的人不僅能通過手指拖曳實現地圖導航、文件查找等,還能精確感知前方的各種障礙物,甚至實現了對前方目標車輛的追蹤。
如今,兼具無人駕駛功能的“觸摸屏座駕”不再是傳說,相關企業已經推出了一款混合動力概念車,其擋風玻璃能瞬間變成觸摸屏,還能顯示地圖、實時交通狀況以及前方障礙物等。(據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