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夢瑤
摘 要:形式美就是說事物的美的外在所具備的相對的單獨的審美的特性。形式美包括色彩、聲音、形狀以及整齊、對稱、比例、反復、節奏、均衡、多樣統一的組合規律。它們可以給人帶來喜、怒、哀、樂,也可以改變人類的一生,所以我們更要研究形式美。在歷史中有很多的美學家、雕塑家和畫家,都對形式美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對形式美的理解闡述一下。
關鍵詞:形式美;色彩;聲音;形狀;整齊;對稱
一、體會形式美
人類的眼睛和耳朵可以感受客觀世界的審美體驗并從中體會到審美的愉悅和興奮。形式美包括自然物質的屬性和物質的材料,現實中很多的圖與畫中都能體現出來形式美,接下來就用例子來表達出我對形式美的理解。
二、形式美中的組合規律
(一)形式美中的色彩
從形式美的色彩中可以看出,大家都知道彩虹有的七種顏色紅、橙、黃、綠、青、藍、紫,知道得再多一點就是繪畫中的三原色:加法三原色紅、綠、藍加起來是白色,減法的三原色是黃、品紅、青加起來是黑色。還有就是色彩也能給人傳達出情感,比如冷色調和暖色調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比如紅色有熱情的感受,黃色有明朗的感覺,藍色有憂郁的感覺,白色有純潔的感覺,黑色有陰森神秘的感覺等等。舉個例子來說,像荷蘭畫家梵高先生的《星月夜》主色調以藍色為主,給人一種憂郁、陰沉、憂愁的感覺,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的身體生病的原因從而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還有梵高先生的《向日葵》主色調以黃色為主,色彩對比單純而又強烈;還有像荷蘭畫家倫勃朗先生善于運用局部的光線表現出明暗對比,給人一種莊重穩定的感覺。
(二)形式美中的形狀
從形式美的形狀中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有它們的外形,并且他們的外形都是可以看見的,甚至還可以用手摸到的。不論是什么形狀的東西,都是由點、線、面、體這四個要素組成的,所以我們就要研究它們的審美的特性。線是由點組成的,線也可以是直、曲、折線,并且它們的審美特性也各自有各自的不同:直線表示出穩重、堅韌、持之以恒的感覺;曲線表示出柔美的感覺;折線則表示出重大轉折、一波三折的感覺。面是由線組成的,面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等,并且它們的審美特性也各自有各自的不同:三角形具有穩定的特性,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如果三角形顛倒過來效果則正好相反;正方形方方正正的,給人以正直、剛正不阿的感覺;圓形給人以圓滿、團圓的感覺。體則是由面組成的,三個三角形組成三棱錐,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樣,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幾個正方形組成一個正方體,就像我們國家的水立方一樣,給人一種很宏偉壯觀的感覺。舉個例子來說,像荷蘭畫家梵高先生的《星月夜》,畫中在空中旋轉的、巨大的、卷曲的星云,就是用曲線的形狀表現出來的,那卷曲的星云猶如旋渦一般,看著看著就像要把人吸進去一樣。就像抽象主義的畫家康定斯基的《即興28號》,該畫中是由線條、形狀組成的,雖然看似很隨意的幾筆,但是也是經過畫家深思熟慮這筆該放在哪里比較合適,才能畫出精彩的作品。還有就是原始時期最著名的作品“舞蹈紋彩陶盆”,該圖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主要有人物紋、波浪紋,它的紋飾起伏跌宕,給人以運動的感覺,就像該圖五個人在一起跳舞,能給人一種跳動的感覺。除了繪畫還有書法也是由線條組成的,從古時候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再到我們現在的漢字。比如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代表作品《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特色,整篇文章氣勢完整充足,氣韻生動,書寫的字體不呆板,具有神韻,結構的變化微妙,幾乎很難發現。漢字的書寫該曲該直,適度適宜,縱橫適度,書寫自如,不受限制,布局有要求,并且要求完美。
(三)形式美中的聲音
從形式美中的聲音中可以看出,聲音和色彩給人的感覺一樣,同樣可以給人帶來喜、怒、哀、樂,聲音也可以改變人的一生。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嘈雜混亂的聲音影響人們的心情和健康,使人頭暈眼花、心情不悅;悅耳動聽的聲音影響人們的心情和健康,使人心情愉悅、心曠神怡。聲音的高低起伏是有變化的,聲音會伴隨著人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心情好的話人的聲音會清脆悅耳,心情糟糕的話人的聲音就會變得低沉、沉悶。圖畫中也能讓人體會到聲音的感覺,比如像浪漫主義的畫家德拉克羅瓦的《自由領導者人民》這幅畫能從中聽到一種聲音就是畫中的人們英勇獻身、舍生取義、大公無私、不怕死的精神。就像現實主義的畫家杜米埃的代表作《三等車廂》,從畫中能看得出來骯臟、擁擠、黑暗的車廂中,坐著貧窮的人們,體會到的一種聲音就是社會底層人們生活艱苦的感受。還有就是俄羅斯的現實主義的畫家列賓的代表作《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畫中很多男子用自己的力氣來拉動船只,能看得出他們已經疲憊不堪,但是還得堅持拉動繩子和船只,卻能使人們聽到一種聲音,就是反映出了社會階層的現實現象和人民生活的窮苦。
(四)形式美中的整齊
從形式美的整齊中可以看出,整齊讓人看著就是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不凌亂,不會讓人看著眼花繚亂,不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就像是原始時期的器物代表作品“舞蹈紋彩陶盆”,看著陶器上面的圖案,圖案上的五個人排列整齊,每個人都手牽著手排成一排,還有就是圖案中的線條也很排列有序,一條一條的紋飾之間的間距幾乎是沒有什么差距的,看著給人一種很穩的感覺。就比如像是魏晉南北時朝的大書法家被稱為“書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品《蘭亭序》,這篇《蘭亭序》排列整齊,字與字之間的間距也很講究,書寫得也很規整,用筆也很大膽,整體看上去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五)形式美中的對稱
從形式美的對稱中可以看出,對稱是一種左右、上下對稱的表現,人們在生活中也能發現很多事物都有對稱的規律。就比如像是水中的倒影就是上下對稱的表現,還有就是樹葉上的葉脈就是左右對稱的表現形式等等還有很多例子。除了生活中的事物,在繪畫方面也有很多對稱的案例,就比如說商朝青銅器的代表湖南省出土的四羊方尊,整體看上去是一個長方體,四個棱上都分布著四個羊頭,每個長方體的面上的紋飾都是一模一樣的,看上去給人一種結實的、穩重的、整齊的感覺。還比如像是北魏時期建造的龍門石窟,石窟里面的佛像就是左右對稱的結構,龍門石窟的設計周密嚴謹,把佛像身上的肌肉、臉部的結構、整體的氣勢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給人一種氣勢宏偉的感覺。還有就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麗莎》,這幅作品屬于左右對稱,這幅畫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當人們看著蒙娜麗莎的眼睛的時候,就感覺像是被她吸進去一樣??傮w來說,人體的結構就是一個左右對稱形式。
(六)形式美中的均衡
從形式美中的均衡中可以看出,均衡和對稱是一個概念,所以任何圖案中的對稱手法都可以用均衡的手法來表達。就像是人體結構就可以用均衡來表達。還有就是生活中的然和一個小物件都可以用均衡,就比如說一個桌子、一把椅子、一本書、一個水杯等等,還有就是一幅人物畫像都是均衡的表現。
(七)形式美中的比例
從形式美的比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比例是一種重要的結構,比例協調了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比例不協調了讓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怎么看怎么別扭難受,所以先人就研究出來了黃金比例0.618的重要的黃金分割點,讓人看著舒服的感覺。就像古希臘的著名的雕塑家米隆的作品《擲鐵餅者》,整個的作品運用了寫實的手法,刻畫出了人物姿勢在運動中的劇烈的動態,重點是人物的比例協調,比例協調了才能讓人看著舒服。還有就是文藝復興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大衛是一個青年男子,更能顯示出人物體格強壯的特點。除了人物需要黃金分割比例外,還有建筑也需要黃金比例。就像是最有代表的法國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特點就是高、尖、直,整體高大,氣勢恢宏磅礴,讓人看上去不禁贊嘆。
(八)形式美中的反復
從形式美的反復中可以看出,反復也是形式美的一種表現形式,反復就是按照一個相同的圖案依次排列而成,就形成了反復的結構。像我們日常生活就能找出來反復的結構,比如說在馬路兩旁的樹木就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除了生活中還有繪畫中也有反復,就比如像是石器時代的“舞蹈紋彩陶盆”上面的五個小人就是運用了反復的手法。還有就是我國最宏偉的建筑長城每個臺階也是運用反復的手法。
(九)形式美中的節奏
從形式美的節奏中可以看出,節奏是一種反復的很有個性的感覺。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比如說是馬路上兩旁的樹木下,看著就有一種節奏的感覺。就好比繪畫中石器時代的“舞蹈紋彩陶盆”,圖案中五個人就形成了節奏,就好像五個人手牽手在一起愉快地跳舞。比如就是像人類的呼吸的聲音也是一個很有節奏的感覺。想到節奏,不可能忘記的就是音樂,音樂的節拍長短、音調高低都不一樣,就形成了節奏的感覺。
(十)形式美中的多樣統一
從形式美中的多樣統一可以看出,多樣統一分為兩種重要的因素:一個是對立的,一個是和諧的。就像色彩方面的多樣統一,同色系的在一起就是和諧的色彩,不同色系的聯系在一起就是對立的色彩。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是梵高先生的《星月夜》,星空的顏色是藍色系列相似的顏色,但是圖下的黑色建筑就和空中的藍色形成了對比。還有梵高先生的《向日葵》就是一個顏色相似的、和諧的結構。不管是和諧還是對立,都是統一的、多樣的。和諧對立,既不能單獨分開也不能單獨使用,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三、結語
形式美中的各個組合結構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每個結構都有聯系,多是相輔相成的、對立統一的。就好比我在各個結構中舉的例子,有的一個案例就在很多個組合結構中都出現過,所以任何事物中的形式美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統一的。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