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蕓
摘 要:丁某夫婦經作為中介方的陳某介紹,與王某簽訂《房地產交易協議書》。因丁某始終未能提供產權過戶的必要手續,致使辦理產權過戶的條件尚未成就,故王某未在買賣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支付首付款。因丁某已構成違約,王某拒絕支付首付款的行為系依法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故丁某無權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
關鍵詞:房屋買賣;先履行抗辯權;合同解除
一、基本案情
2016年10月1日,原告丁某與被告王某簽訂《房地產交易協議書》,約定原告將位于T縣S街道S小區2單元402室(加儲藏室一間)出售給被告王某,房屋成交價為136萬元。協議第三條約定:甲方(原告)收到乙方(被告)支付的購房定金計人民幣6萬元(不另立據),經商定于2016年10月20日前預付房款計50萬元(實際預付房款額的多少以收條為依據),同時立契,甲方交出房屋所有權證及土地使用權證暫存中介方,由乙方辦理轉戶并貸款。雙方同時約定在房產過戶后30天內付清余款。第五條約定:甲、乙雙方各按交易額的2%作為雙方信用保證金,甲方實付計人民幣15000元,乙方實付計人民幣15000元,共計30000元暫存中介方,待本協議完成時結算。第七條約定:上述房地產辦理房產、土地等過戶手續所需繳納的稅、費由乙方負擔。另一方(甲方)無條件協助乙方辦理過戶手續及提供各種必需憑證。協議并對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了約定,房產中介方由被告陳某在該協議上簽字。協議簽訂當日,被告王某通過被告陳某支付給了原告購房定金6萬元(扣除原告信用保證金15000元后,被告陳某實際支付了原告45000元)。由于原告未繳清物業費用,房產中介陳某代為原告繳納物業費823元。2016年10月21日,房產中介聯系原告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原告以被告王某存在違約,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并要求被告陳某返還房產兩證及契證。之后,雙方多次協商未果。2016年11月8日,原告在T報上刊登涉案房產權屬證書遺失聲明。
此外查明,被告陳某系T縣我愛我家房產中介中心的經營者,該中心性質為個體工商戶。
二、裁判結果
T縣人民法院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判決如下:
原告無權要求解除與被告簽訂的《房地產交易協議》。
三、爭議焦點
本案主要爭議焦點為:涉案房屋買賣合同當事人誰構成違約,原告方現主張要求解除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能否成立? 對此,存在二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原告有權要求解除合同,理由如下:雙方簽訂的協議約定:王某應當支付購房定金6萬元,并應于2016年10月20日前支付房款50萬元,余款于過戶后30日內付清。根據交易協議,原告向陳某支付15000元作為信用保證金,并將涉案房屋的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契證交由陳某暫存。然而,至今原告僅收到陳某轉交的王某的購房定金6萬元,陳某扣除15000元后實際支付給原告45000元,剩余房款被告分文未付。根據交易協議,王某已構成違約,不得要求返還定金。依照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原告有權解除該協議。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原告現主張要求解除合同,依據不足,依法不能支持,具體理由為:(1)合同約定被告王某應于2016年10月20日前預付房款50萬元,并由被告王某辦理轉戶并貸款,原告無條件協助被告辦理過戶手續及提供各種必需憑證。從合同字義以及整體理解,被告應在2016年10月20日前先支付首付款50萬元,同日,由原告協助被告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本案中原告雖向房產中介提供了房產權屬證書,但合同履行過程中,一直未向被告王某或房產中介提供物業費結清證明。按照本地交易習慣,二手房交易辦理產權過戶時,物業費結清證明屬于必需材料。同時,根據約定,提供上述材料也是原告應履行的合同義務,但原告在房產中介多次催促情況下,仍未能提供,影響合同的正常履行,故被告王某有權拒絕支付首付款;(2)即使被告王某在2016年10月20日前未按約支付原告首付款,次日,被告即通過中介通知原告,支付首付款并要求辦理房產過戶手續。因此,逾期支付款項的時間也僅為一天,也不構成根本性違約,不影響合同繼續履行。
評析:依照《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結合第六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本案的原告應當先向王某提供物業費結清證明等材料,以便王某可以辦理產權過戶手續。故在原告未履行合同義務的前提下,王某享有先履行抗辯權,有權拒絕支付首付款。退一步講,即便是王某先違反合同約定不履行合同義務,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對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因此,原告在解除合同前應當給予王某一個合理的催告期限。王某在違約的次日即要求履行義務,并不構成根本性違約,不符合法定的合同解除條件。
此外,原告還陳述,由于被告未按期支付首付款,導致其在H市購房的目的無法實現。但根據原告提供的材料顯示,原告在H市的購買認定書簽訂時間為2016年10月2日,根據認定書約定,正式合同簽訂時間為2016年10月9日,在簽訂合同時,原告需支付首付款或全部房款。因此,從時間上分析,原告在H市購房及應支付房款時間均在2016年10月20日即本案被告王某需付首付款之前,故即使被告未能在該約定時限內支付首付款,實際也不影響原告在H市的購房,原告的行為并不構成根本性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