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山 沈亞坤 葛衛京 左圓圓
摘 要:工程訓練中心作為商丘工學院工程實踐教學的基礎性平臺,是本科評估的關鍵點。近年來,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已初具規模,通過親身經歷對工程訓練中心的發展歷程及其建設現狀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工程訓練;工程訓練中心:工程實踐教學
高校工程訓練中心是實踐育人的重要平臺,是高校辦學理念的體現,我校的基本定位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即重視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根據地方特色,結合目前本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我校的實際情況,我校領導高屋建瓴,提出“素質教育,能力培養,求實創新,注重實踐,面向市場”這一人才教育培養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定位在: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即培養基礎扎實、知識全面、專業能力強、能獨立有效地開展機械工程生產或科研工作、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創新思路和意識的專業人才,且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立足商丘,面向中原經濟區,服務全國。
當代綜合型高校工程教育的主流趨勢是“教育回歸工程,教學回歸實踐”。如何培養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直接和工程實踐相對接,成為現在民辦應用型高校熱議的話題。從國家層面來講,2017年9月份國家教育部提出“終生學習”的口號,并推出一系列評估措施有效地推動了全國各個工科院校的發展。作為豫東最大的工科高校——商丘工學院,緊緊抓住這次機會,大力發展學校的工程訓練中心,無論是在政策、資金和人力方面,還是在建設、設備等等都有很大的投入。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一、工程訓練中心發展階段
(一)工程訓練中心的功能
工程訓練中心是面向機械工程學院實踐訓練的基地,其目的是在營造一個多功能的工業生產,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親身經歷不同的工作環境,并從中獲取必要的技能和素養,成為學生職業生涯的練兵廠。
通過采納借鑒國內其他各個高校建設工程訓練中心的經驗,結合本地和本校的實際,以典型工程背景為條件,貼近工程實際進行工程素質為訓練手段,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為目標,逐步形成以傳統和制造為基礎、先進制造實踐為導向、智能工業系統控制為目標的綜合訓練。使學生獲得對工業生產方式和工藝過程的基本認識,初步建立工程意識,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協作精神。
(二)工程訓練中心建設思路
要摒棄公辦院校的“金工實習”觀念,以創新意識、工程實踐綜合能力為核心,建設為包括現代化工業體系基本內容。改變傳統的授課、實驗、實習相分離的做法,逐步形成學前認知、學時實踐、學后綜合的訓練模式。穿透過去傳統專業間壁壘和界限,按照傳統制造業認知、先進制造實踐、智能工業系統控制三個層面建立統一、完整、綜合的實訓體系;其中:傳統制造業的認知學習是整個三個層面的基礎;先進制造實踐是工程訓練內容的基本訓練;智能工業系統控制是創新實踐、拓展學生視野、開闊思維設計的發展部分。
(三)目標定位
工程訓練中心目標定位:成為機械工程學院學生的訓練平臺;成為全校工科類專業基礎的“技術實踐”平臺,成為全校所有學生進行科技競賽和創新的訓練平臺,讓學生們提前了解到自己在學校里所學知識的用途,培養創新意識,提高綜合素質。
二、工程訓練中心運行與管理
(一)工程訓練中心的組成
我校工程訓練中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精密加工、制造實驗室,金相與熱處理實驗室,工業機器人實驗室,公差實驗室,增材制造實驗室,刀具夾具實驗室,流體傳動與控制實驗室,機械原理與機械結構實驗室,工程繪圖室,3D打印和內雕實驗室,汽車實訓中心實驗室。每個實驗室各有特色。精密加工、制造實驗室重點數控機床實訓和操作,金相、熱處理實驗室重點金屬材料及金相組織觀察,機械原理與機械結構實驗室輔助機械原理、機械設計與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智能動平衡實驗臺、機械綜合實驗臺可以用來作為開放性實驗設備,培養學生們創新能力;流體傳動與控制實驗室除了輔助液壓與氣壓課程授課,在液壓實驗臺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實驗用繼電器和PLC控制液壓系統等等。表1所示工程訓練中心實驗室所開設課程。
(二)工程訓練中的管理
由于工程訓練中心面向整個機械工程學院全體師生開放,開放實驗室實行實驗老師指導,另外從專職教師中抽調出來補充到實驗室教師隊伍,由專家教授牽頭,組成實訓和科研“兩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為了充分利用實驗設備,學校推出兩位教師指導學生做開放性實驗課題,吸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實驗、創新、制作活動。對學生電子設計、機械創新制作、機器人大賽等內容和資源實行開放,對選修課、課程設計綜合創新訓練項目實行按時開放。
工程訓練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學院分派副院長主抓實驗室建設,主任由實驗和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對實驗室工作全面布局決策。學院實驗室對接學校的設備處和資產處,在設備購買和售后培訓中,由學院、資產處和設備處共同處理。
三、結語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提出培養應用型人才戰略目標背景下,商丘工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全面開放實驗室,認真總結以前的建設經驗,并吸取省內、國內先進的管理模式,開拓創新,探索符合商丘工學院教學的新路徑,符合“厚德精技,崇學尚行”的校訓,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級工程訓練中心。
參考文獻
[1] 俞仲文.時代呼喚高職教育3.版[N].中國青年報,2013. 1,14(11).
[2] 王宗彥等.從三維設計出發改革傳統機械制圖教學[J].華北工學院學報,2004(20).
[3] 李冬梅等.以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設計圖學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工程圖學學報,2010(3).
[4] 彭廣威.基于3D軟件應用的沖模設計課程改革探討[J].模具制造,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