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陽
摘 要:日語使用者目前大概擁有超過1億3千萬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學生去日本留學或者和日本人打交道越來越多,而日語和漢語的聯系密切,在唐代時因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匯隨著漢字由中國傳入日本,到了近代因為明治維新,日本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大量的歐美詞匯被引入日本,日本人又重新組合成大量現代日語詞匯并傳到中國并被漢語采用,例如化學、電話、教育、機器、經濟等。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日語中的一些漢語詞匯。
關鍵詞:日語;漢語詞匯
對于學習日語的人而言,在學習時,漢語語言的遷移對日語學習的影響會很大。漢語和日語因為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使用漢語詞匯上雖然有差異,但還是有很多的相似點。漢語對日語的負遷移表現在很多方面,這里的負遷移主要指的是中國人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會發現不管怎么努力的去練習日語發音,都會或多或少受到漢語的影響,無法使日語學習變得更加純正地道。
一、日語學習中漢語詞匯的影響
(一)在語音層面的影響。日語中的漢語詞匯主要包括兩個要素,即音讀和音讀詞匯。音讀的文字表示即假名,而假名發音則由元音或元音+輔音構成。假名其實就是假借漢字而形成的文字,所以很多假名的發音和漢語是極其相似的,但是在具體發音口型、舌位等方面和漢語相較又有一些不同,而中國學習者因為語言習慣而產生誤用。
(二)在字形書寫上的影響。字詞書寫也是日語學習中會受到漢語詞匯的影響而產生誤用的,這通常表現在日語詞匯改變漢語固有形式、書寫順序顛倒、繁體形式等。因為漢語的影響,對這些詞匯進行記憶時,學習者很容易按漢語的構詞、書寫方式等進行背誦和記憶。
(三)在詞義理解上的影響。漢語對日語詞匯學習的影響還有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在同形類義詞、異義詞等的使用上。通常大家都會認為日語來源自漢語。但是漢語進入日語后除了專業詞匯和有關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同形詞外,絕大多數詞都發生了意思的改變。
(四)在詞性上的影響。在日語寫作的過程中,雖然選擇了意思正確的詞,但是如果詞性沒有把握準,很容易受漢語的影響而產生誤用情況。比如將動詞詞性誤用為名詞詞性、將名詞詞性誤用為動詞詞性、將副詞詞性誤用成其他詞性等。
二、日語學習中漢語詞匯影響的原因
(一)語系不同。漢語屬于孤立語,主要通過詞序來起到語法作用,而不是通過單詞的自身形式,即單詞表達實質的意義。漢語屬于表意文字體系,基礎是象形字,主體是形聲字。比如山屬于象形字,大家看到它會在腦中浮現出山的樣子,所以容易記憶;再比如聽到“RI”的讀音時,只需看著太陽的形狀,就能明白書寫的方式。而日語是假名,比如聽到“やま”這個讀音,沒有學過日語或者沒有寫成對應的漢字形式的話,學習者就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因為日語中很多詞的讀法并不是漢語中的形聲字,所以中國學習者需要加強平時的學習強度。
(二)詞類劃分不同。漢語和日語詞類劃分的不同也是日語學習中漢語詞匯影響的原因。漢語中,實詞通常為動詞、名詞、數詞、形容詞等,虛詞通常為介詞、代詞、嘆詞、副詞等。在語句中各類詞充當的成分也是固定的。比如名詞可作主、賓、定語等,動詞一般可作謂語。構成句子的成分位置也是固定的,這與日語區別比較大。日語的詞類通常稱作品詞,分為獨立詞、附屬詞兩大類。按形態、意義、作用等又可以分為十二大類,所以不加以區分的話,很容易在學習時產生誤用。
(三)思維方式及語言習慣不同。語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如果對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不了解的話,那么就沒有辦法很好的理解語言的含義。語言是和文化緊密相連的,語言表達也可以說是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漢語屬于表意文字體系,基礎是象形字,主體是形聲字。中國學習者在學習其他語言時,母語思維對學習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起到阻礙作用,所以中國人的獨特思維方式、表達方式會都會對日語學習產生影響。同時日語中的和語詞在漢語傳入日本前就存在了,所以在中國也無法找到相應的和語詞匯體系,而現在日語中很大部分的固定搭配都是使用和語詞匯。
(四)國內教育現狀的影響。現在在我國的日語教學中,日語老師數量不足是很大的一個問題,進而會導致學生的日語思維不能得到充分的訓練,因此學生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慣性的使用漢語的思維。同時我國的日語教材也已經比較滯后了,很現實生活完成處于脫離狀態,另外中國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注重對學生基本的讀寫能力培養,而沒有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應用,所以說我國目前的日語教材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日語教學的目標需求了。我國的日語教學目標、方法等都需要進行極大的改善,語言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如果只是單純的學習語言卻忽視文化內涵,是無法將語言學習好的,但目前我國很多日語學習者的目標都是為了獲取日語證書,這樣較為功力的目標不利于日語的學習。
(五)學習者自身的原因。學習者因為自身原因,沒有去積極地了解日本文化,所以也就沒有去鍛煉日語的思維,只是學習課堂上教的內容,課后也沒有對中日語言進行深入分析和對比。如果長期這樣學習下去的話,那么學習者很可能喪失外語的思考能力及興趣。
三、結語
寫此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了日語學習中漢語詞匯的影響,包括在語音層面的影響、在字形書寫上的影響、在詞義理解上的影響、在詞性上的影響等,探討了日語學習中漢語詞匯影響的原因,包括語系不同、詞類劃分不同、思維方式及語言習慣不同、國內教育現狀的影響、學習者自身的原因等,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為我國日語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慧書.二語習得中的漢語負遷移現象分析——以日語中“漢語”詞匯為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 2016(07):32-36.
[2] 劉春艷.日語中漢字詞匯對日本學習者學習漢語的遷移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5.
[3] 施建軍,許雪華.再論中日兩國語言中的同形詞問題[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37(06):132-139.
[4] 林曉京.日清英露四語合璧 的漢語語音詞匯研究[D].廈門大學,2014.
[5] 莊倩.中國高校日語專業學生中日同形近義詞產出難易度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