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嫵媚》一書封面
七月流火,《紅土地》雜志編輯部一行人員來到原中央蘇區長汀、上杭學習,瞻仰偉人史跡,沐浴老區春風,流連汀江兩岸,聆聽昔今風雷。長汀、上杭兩縣領導和老促會的同仁,帶我們領略了今日老區更璀璨的戰地黃花,特別是邂逅長汀縣老促會副秘書長王堅同志,并贈我他著的新書《青山嫵媚》,拜讀中幾番淚目,不勝感慨。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陳毅這句詩真切地寫出了當年閩西革命根據地革命斗爭的殘酷與艱難。從創建中央蘇區,到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閩西人民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特別是三年游擊戰爭中,閩西黨組織和革命武裝遠離黨中央,在敵人的反復清剿下堅持“紅旗不倒”,已經有大量的史實、回憶錄、文學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的革命斗爭史?!肚嗌綃趁摹芬粫x擇解放初期閩粵贛邊縱隊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補齊了閩西革命斗爭史的一塊短板,全方位地展現了閩西人民武裝斗爭的全景。原閩粵贛邊縱隊老戰士、龍巖地委書記鄭霖同志在《序》中指出:在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有許多難忘的篇章,閩粵贛邊區史就是其中光彩奪目的一頁。歷史應該為他們寫下莊嚴的一筆。《青山嫵媚》一書飽含深情,追蹤健在的老戰士,留下了鮮活歷史。
《青山嫵媚》一書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煽情的描寫,但可以透過老戰士們的回憶,看到血與火的征戰,弱勝強的頑強,像鋼鐵般堅硬的信仰。先后7次負傷九死一生的鐵堅鐵司令,倒在新中國成立前夜的羅欣、范杰烈士,在文革中蒙冤的游榮長、鐘德標、范云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默默奉獻的王新任、鄧劍雄、吳興等老戰士,每一頁讀來都讓人動容。當讀到在“文革”中,鐵司令被兇手用匕首致命一擊、血濺批斗會場的時候,當讀到游榮長被造反派追得像當年打游擊一樣四處躲藏、最后被迫害致死的時候,心不禁縮成一團。他們無論逆境還是順境,哪怕是被自己人當做叛徒對待,也始終堅信共產主義,堅信共產黨,堅信社會主義事業一定勝利,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境界是何其崇高??!
王堅在采訪和寫作整理過程中,捕捉了很多細節,體現了老戰士們高尚的道德、樸素的情懷、嚴謹的家風、清廉的一生。他們的子女也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基因,成為新一代的共產黨員、新一代的老區建設者。而這些細節,正是我們今天要大力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老戰士王新任在世的時候,諄諄教導他的孩子們,要相信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王新任,也沒有他們一家。如今,他的兒子王華從長汀縣人大常委會代主任的位置上退休,接力長汀縣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繼續為老區建設盡心盡力?!吧榔匠J拢瑠^斗與君同?!蓖跞A以這句話來激勵自己,也告慰父親和先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不忘初心,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F在,老戰士們不少已經故去,健在的也年事已高,留在他們身上的那段歷史,再不記錄下來就要消失了。雖然說,時間像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金子,但不去打撈這些金子,金子也將被埋沒。《青山嫵媚》一書以一種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歷史緊迫感,抓緊時間采訪這些老戰士,以口述歷史的形式,為閩粵贛邊縱隊樹起了一座讓歷史銘記、讓人民代代相傳的豐碑。
《青山嫵媚》的作者王堅,生于老區,成長于部隊,紅色基因流淌在血液里。從部隊中校退役,就開始了他的追尋紅色記憶之旅。著有《浴血歸龍山》《青山嫵媚》《歲月苔蘚》《聊慰鄉愁》等書?,F為解放軍《軍隊黨的生活》雜志特約記者,福建省作協、書協、傳記文學會會員,《福建黨史月刊》特約記者。最近,他又被中國老促會評為全國老區宣傳工作特別貢獻獎先進個人。作為老區宣傳戰線上的同仁,我們為他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在此,我們向紅色基因傳承人——王堅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6月,王堅專程赴上杭縣通賢鎮文坑村采訪101歲的失散老紅軍、原紅24師戰士張占琳(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