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鳳
摘? 要:病蟲害防治是藍莓栽培整個規劃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課題。在進行藍莓標準化的種植時,要對栽培進行嚴格的要求,采取適當防蟲害措施,這樣才能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防蟲害;藍莓;探究
中圖分類號:S436.63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0932015
根據工作人員對藍莓種植長期的研究與觀察,發現藍莓會經常遭到昆蟲的嚴重迫害,導致藍莓產量下降,減少經濟收益。本文將對藍莓標準化種植病蟲害防治進行深度的探究并且提出意見,希望可以減少蟲害造成的影響,提高藍莓的年總產量。
1? ? ?藍莓的概述
藍莓是杜鵑花科越橘子植物,它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經濟價值和良好的發展前景,被我國列入5大保健食品之一。一直以來,藍莓因為花青素并且具有極高的抗氧化活性,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藍莓可以有助于預防高血壓、血栓、增強記憶力、消除眼部疲勞、改善睡眠、抗氧化等作用,是居家必備的食品。
2? ? ?藍莓的防害
防蟲害是藍莓種植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害蟲主要會危害藍莓的果葉、枝干還有花果,使藍莓的生長受阻。因此對于藍莓的栽培有許多的要求,例如適當的松土、適當的澆灌和排水、對土壤pH值的觀察以及對選擇土壤環境的地域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為了提高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的藍莓種植的產量,以下是針對魯山縣的藍莓栽培防蟲技術提出的意見。
2.1? ? ?地下害蟲防治
地下小老虎對藍莓的幼苗危害比較大,1~2齡的幼蟲就可攻擊藍莓的幼葉,3齡以上的害蟲動作敏捷,甚至有假死的行為。它們大多數會在夜晚對植株進行撕咬,或者咬破植物的種子,降低藍莓的總產量。經過長期對該害蟲生活習性進行分析和觀察后,發現小老虎特別喜歡吃酸甜口味的葉子,所以可以根據它們的生活習性進行防治。為了藍莓果實不被大量農藥污染,考慮如果該害蟲數量較少并且可以控制,那么采用人工進行捉蟲,但是可能并不徹底。通常情況下,會選擇對不同方法來消滅不同幼齡的幼蟲,通過對農藥濃度和成分的配比來進行徹底消滅害蟲。3齡后的幼蟲,可選用晶敵百蟲0.5kg,攪拌上雜碎的鮮草75~100kg于傍晚田間對受害的藍莓部分,每隔一定時間進行農藥噴灑,進行徹底誘殺;3齡前的幼蟲,可以采用敵百蟲進行葉面噴灑。
2.2? ? ?真菌性病害
僵果病是藍莓栽培中十分普遍的由真菌引起的病變。當成熟的孢子在新葉和花的表面萌發時,使細胞破裂死亡,從而讓造成藍莓枝葉的枯萎,并且真菌性傳染迅速,在21~28d后,果實將會遭到嚴重破壞,使其干枯、脫落、失水最終死亡。此真菌性病在早春多雨或者溫度高的地區發病嚴重,因此要對藍莓種植要謹慎保護。
要選擇適當的方法降低發病率,可以在入冬前,對果園內的枯葉、枯果進行填埋或者焚燒。還可以在初春進行土壤灌溉以減少真菌性毒害的發病率。同時,要時刻的對植株進行施肥、澆水,增強藍莓植株的免疫力,將可以降低真菌的迫害。并且要對果園環境嚴格的要求,保持果園潔凈和土壤濕度將會降低真菌的蔓延和病發。
2.3? ? ?病毒性病害
病毒性病害一般是通過飛行的昆蟲進行傳播,因此對此病難以把握,只能采用發現植株產生病毒性病變就立刻噴灑藥品來終止病變的方法。一般情況下,藍莓受到病毒侵害會造成花果枯萎或者少量死亡,其病毒傳播速度快,導致果實無法成熟,降低藍莓產量。因此一旦發現藍莓植株產生了病毒性病害,最好的辦法是小面積的將植株進行隔離或者燒毀,并且嚴格控制生長,防止產生其他病變,增加植株的免疫力。病毒性病害有:藍莓枯焦病毒、藍莓鞋帶病毒、花葉病毒等,這些病毒種類豐富,解決困難,因此要不斷地對藍莓果園進行嚴格的檢查和保護,以減少造成農戶不必要的損失。
3? ? ?加強監督和預防
在根據對藍莓種植的長期觀察,發現種植過程中相關人員對病蟲防害的重視不足,對藍莓植株病變的預防不夠謹慎,這樣將會錯過進行藍莓植株防害的最佳時期,造成經濟損失,降低藍莓果實的總產量。所以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必須要對藍莓果園進行嚴格監督和時刻預防病蟲災害對植株造成的影響,并且應該定時的對果園植株的葉、根莖及果實進行檢測,在高溫或者潮濕的環境中要及時預防病毒的侵染,定期噴灑農藥。并且不斷地培養提高經營團隊及相關性人才,及時的對自然災害進行預防和治療。
4? ? ?總結
在進行藍莓種植整個過程時,要不斷地進行檢查和預防疾病的發生,必要時要采取適當的方式終止病毒災害的入侵,并且應該不斷地加強化學防治的應用技術,培養技術型人才,掌握種植藍莓的技術,真正有效地提高藍莓果實的產率,提高魯山縣的經濟發展水平,讓生活煥發出光彩。
參考文獻
[1]威衛寧,李修煉,李建軍.夏季高溫對小麥吸漿蟲發生的影響[J].西北農業大學報,2002(4):53-55.
[2]張映梅.人工神經網在小麥吸漿蟲預測中的應用[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