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枝 劉非 田方文
摘? 要:為了提升飼玉米種植效益,篩選出抗風雨性強飼玉米抗品種,根據氣候特點,選取了5個飼玉米品種作為處理,進行對比實驗。通過實驗結論分析,農大108是5個品種中抗倒伏、倒折最強的品種,可以抗6級以上的大風,由此可以大量推廣種植;6316對6級大風有一定的抗性,可以視情況進行種植,其它的3個品種,由于抗風雨能力差,不易在當地種植。
關鍵詞:飼玉米;品種;抗倒伏;倒折;生育期
中圖分類號:S51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0932214
黃河三角洲地區,屬于黃泛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干濕明顯,是種植玉米的適宜區域。近幾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推進,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畜牧業不斷發展,對全株玉米青貯飼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多[1]。隨著飼用玉米的種植面積不斷的擴大,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投入使用,對飼用玉米品種的抗倒伏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滿足產量、品質的情況下,飼用玉米的抗倒伏性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對大面積的種植區域,如果抗倒伏性能不好,出現到伏和到折現象,不但影響收獲,更影響其產量和品質。為了篩選飼用玉米對風雨抗逆性強的品種,進行了飼用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為大面積推廣種植,選用適宜的高產穩產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1? ? ?材料與方法
1.1? ? ?實驗品種
選用5個飼玉米品種作處理,分別是:農大108、6316、6004、豫青23、文玉3號。
1.2? ?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7年,試驗地選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無棣縣海豐街道曹廟村北,種植面積300m2,土質為壤土,地勢平坦,肥力均勻一致,前茬作物為小麥。當地為溫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39.8mm,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4%,無霜期219d左右,≥10℃的有效積溫2992.3℃。
1.3? ? ?實驗設計
5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排列,周圍設保護行,每個處理小區面積15m2(3m×5m),行距60cm,株距25cm,每小區種植飼玉米100株。
1.4? ? ?觀測記摘
飼用玉米的生育期,包括出苗、抽雄、吐絲、授粉等,對飼玉米的到伏、折斷數量進行觀測、調查。
1.5? ? ?氣象記錄
對飼用玉米8月份以來風向、風速、降水等氣象要素,進行統計,分析對飼玉米倒伏、折斷的影響。
2? ? ?觀測結果
2.1? ? ?各處理的生育期
在同等環境條件下,同一時間對5種飼用玉米品種進行播種,從生長情況看,在大喇叭口之前,從出苗、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間,其生育期時間一致,從大喇叭口到抽雄,生育期時間上出現了差異,6316和6004最早,出現在8月7日,豫青貯23、文玉3號次之,出現在8月10日,農大108最晚,出現在8月12日,相差2~5d。吐絲時間也符合上述規律,農大108最晚,比6316和6004,晚6d。
2.2? ? ?倒伏、倒折情況統計
玉米在長到大喇叭口之前,由于桿徑較矮,通過觀測,無有倒伏、折斷現象。在對飼玉米的生育期觀測中,同時對玉米的倒伏、倒折進行觀測。通過觀測,在飼玉米的抽雄和吐絲期倒伏和倒折明顯,玉米從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這段時間,要經受6~7級大風考驗[2]。由此對這2個時間定為觀測統計時間。倒伏、倒折觀測統計情況。倒伏的大部分折斷,折斷的部位均在雌穗部。
2.3? ? ?根據風和降水、濕度等觀測記錄分析飼玉米的影響
通過對8月1—16日降水、風和濕度觀測分析,降水、濕度和風玉米倒伏、倒折都有不同情況的影響。而大風是造成倒伏、倒折的主要因素,從8月7日的觀測數據分析,在8月3日和5日出現了6級、7級的大風,2—3日出現了暴雨天氣,此時濕度大,玉米秸稈含水量大,而在8月3日和5日出現了6級、7級大風,造成了飼玉米秸稈的大量倒折。而對8月16日的觀測來看,雖然9日出現了6級的大風天氣,但由于無降水,濕度小,因此倒折情況輕,尤其農大108無倒折。其他品種倒伏、倒折率明顯減少。
3? ? ?結論
通過種植實驗來看,在黃河三角洲地區,農大108是抗倒伏、倒折最強的品種,可以大量推廣種植,然后是6316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種植。
通過實驗分析來看,在黃河三角洲地區,風速的大小是影響飼玉米的倒伏、倒折的主要因素,其影響標準6級以上(包括6級)。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飼玉米的倒伏、倒折除受風速影響外,還受降水和濕度有關。
參考文獻
[1]李德峰,姜義寶,付楠,等.青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草地學報,2013(5):612-613.
[2]徐艷榮,仲義,代秀云,等.我國青貯玉米的發展現狀及種植改良[J].東北農業科學,201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