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峰 胡錚
“我的爸爸叫賈偉,是新疆地區一個駐地很遠又很高的邊防連的軍人。他在那里已經工作了11年,比我的年齡還要長。今年的這個暑假,我在那里度過。在與爸爸和叔叔們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懂得了很多很多……”這是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3年級的賈薛韓的暑假作業──假日小報《我上高原找爸爸》的一段內容。稚嫩的筆觸里,流淌著對父親、對高原軍人的崇敬,從中也初見悄然扎根于一個孩子心田的家國情懷。

時間回轉到幾個月前。
放暑假的第一個晚上,躺在床上的賈薛韓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他一直在為這個假期要怎么過而犯愁。好多同學的爸爸媽媽早就為他們制訂了出游的計劃,有幾個還要出國呢。他也好想去外地見見世面,可媽媽剛剛生了個小弟弟,還在坐月子,而遠在邊關的爸爸,自然是指望不上的。想到這里,賈薛韓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天夜里,賈薛韓夢到了邊關──爸爸告訴過他和媽媽的無比美麗的地方──成片成片的花海、沒過膝蓋的草場、倒映著霞光的明鏡般的湖水,一群又一群的牦牛……第二天,賈薛韓早早地醒了,也打定了一個主意:到高原去找爸爸!
似乎老天都有意促成這段旅程。爸爸賈偉的一個戰友恰巧休假結束,馬上要歸隊,聽說此事,表示愿意把賈薛韓帶上高原。就這樣,賈薛韓帶著媽媽的牽掛,戴著自己的小紅軍帽,上路了。
從西安到紅其拉甫,直線距離4200公里,海拔落差4000米。一路上,需要坐飛機、火車,再坐皮卡車。2018年7月10日,到達海拔3000米的喀什塔什庫爾干縣后,稀薄的氧氣和顛簸的路途讓賈薛韓開始出現高原反應。穩妥起見,部隊安排孩子在團部休整,再跟隨上山送物資的車隊向紅其拉甫進發。
兩天后,車隊駛進了紅其拉甫邊防連。“爸爸~”車剛停穩,賈薛韓便跳下車,撲進了早已守候多時的爸爸懷里。看著兒子大口喘著粗氣,憋紅的小臉蛋上掛滿了淚珠,賈偉的心又疼又酸。
“爸,你的臉怎么比包青天還要黑,剛才我差點沒認出你來。”賈薛韓的一句話,把賈偉逗樂了:“你小子膽真肥,敢到我們紅其拉甫來。你做好吃苦的準備沒有啊?”賈薛韓沖爸爸做了個鬼臉:“誰怕誰!”
雖然缺氧的不適如影隨形,灼熱的光照也總是讓他臉癢得難受,雖然這里根本沒有爸爸說的那番美景,可有爸爸在身邊,賈薛韓覺得真好。
一天上午10點,爸爸要外出巡邏。不管大家怎么勸說,賈薛韓仍然堅持要跟著一起去。他把小紅軍帽扣在頭上,一路小跑,躥到了隊伍的最前面:“多大點事啊,我正好有機會學紅軍爬雪山、過草地!”
雖說是盛夏,可海拔4300米的紅其拉甫平均氣溫卻不及平原的一半,夜間更是低至零下10攝氏度。行至中午,溫度驟降,天氣說變就變,風雪說來就來。雪花在大風的裹挾下撲面而來,逮到機會就往人脖子里鉆。凜冽的寒風更厲害,只需一會兒就把人吹得透心涼。雖然裹著厚厚的迷彩大衣,賈薛韓單薄的小身板還是不由得發抖,牙齒也不爭氣地打起了架。
隨著海拔的升高,賈薛韓體力下降得很快,腳步不知不覺地慢了下來。賈薛韓餓了,可書包里的牛肉干早被凍成了硬邦邦的“鐵疙瘩”,嚼起來費勁極了。賈薛韓想喝水,可水壺里的水也早已變成了冰。爸爸放在懷里焐了大半天,才算有了點溫度。賈薛韓小口小口地啜著,心里有些后悔──不該逞能。
“小子,怎么了,要打退堂鼓啦?”兒子的心思沒能逃過爸爸賈偉的眼睛,“來,老爸抱你走一會兒。”在爸爸的懷里,賈薛韓覺得暖和多了。可爸爸的樣子卻讓他突然很想哭,爸爸臉上掛滿了雪花,嘴唇發紫,裂了一道又一道口子。因為抱著他,爸爸的呼吸也越來越粗,脖子上的青筋鼓得嚇人。
賈薛韓不知哪兒來的勇氣,一下子跳下地來:“怎么會呢?爸爸,我一定堅持到底,我能行!”父子倆四目相望,欣慰對著堅定。
終于到達海拔5180米的巡邏點位了,這里的風雪更大,視線早已變得模糊了。爸爸和叔叔們面向連隊的方向列隊,鄭重地敬著軍禮。賈薛韓也把手高高地舉過頭頂,行著少先隊隊禮。那種不可名狀的莊嚴感,讓他想起了學校的升國旗儀式。
兩個小時徒步11公里,這趟巡邏路,成為賈薛韓假日小報里最打動人的內容:“一路上,好幾次我都想放棄了,因為實在是太冷太累了。我不知道常年待在這里的爸爸和叔叔們是怎么堅持下來的,也許,靠的就是他們所說的信念?奧特曼和鋼鐵俠都是編出來的,像我爸爸這樣的邊防軍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半個多月過去了,戍邊生活的單調和寂寥,讓賈薛韓開始想家、想媽媽。爸爸卻告訴他,關于邊防,還有好多特別的事物等著他去感悟。
一天清晨,賈偉把兒子帶進了連隊榮譽室。在一幅幅發黃的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貴的先烈遺物、一面面載滿榮譽的錦旗前面,賈偉動情地講起了連隊的光榮傳統,還有自己11年來在高原上的生死經歷。這些從未聽過的故事,聽得賈薛韓心跳加速。他清楚地知道,這絕不是因為缺氧,而是因為崇拜。
那個周末,賈薛韓又被爸爸帶進了溫室大棚。真沒想到,在這茫茫戈壁雪域,居然能看到大大的草莓、紅紅的西紅柿和長長的大絲瓜!小家伙若有所思地說:“爸爸,我感覺這些蔬菜就跟你們一樣堅強。以后我天天來給它們澆水、拔草,讓它們長得大大的、胖胖的。”
41天的時間轉瞬即逝,下山的日子終于還是來了。和來時不同,賈薛韓回家的行囊里裝滿了獨立、堅持與自強。分別時,他一直忍著不哭。汽車啟動的那一刻,賈薛韓猛然把頭伸出車窗,大聲對爸爸說:“爸爸,你放心吧,我會幫媽媽照顧弟弟,我也會用心想你,想這里……”
車子慢慢消失在雪山背后,可紅其拉甫邊防連的上空還隱約回響著這稚嫩而動人的聲音。這分明就是一個城里娃對高原父親理解與愛的表達。

(摘自《解放軍報》201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