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南京能瑞自動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借助該功耗信息采集系統,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功耗負載,并可以自動采集功耗數據,滿足低壓抄表、配電監控、防竊電等功能的需求。在管理創新管理方面,有必要做好管理創新的統計和分析工作。通過本發明,可以大大降低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的人力成本,實現電力信息的自動分析和監控,為管理創新管理的順利進行提供充分保障。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有多個組成模塊,結合電力系統模塊,有變電站電能采集模塊等多個模塊,可以覆蓋所有的計量點,實現了用電信息采集和計量的一體化管理。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主要應用目的是滿足電費結算與有序用電等方面的需求,實現對整個系統管理創新狀況的判斷。
在臺區建設采集系統的過程中,通過專業隊伍深入調查研究發現了很多建設性的問題。供電機關自成一脈,沒有形成相互協作和發展的機制,安裝的采集設備五花八門,不統一。一個臺區剛解決的問題在另一個臺區再次發生,各臺區缺乏有效的交流。通過對各臺區的調查研究發現,安裝信息采集系統的勢頭是好的,但由于缺乏交流,差距較大,使得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了拖拉的情況。這些問題在各個臺區都有體現,有的臺區進行了有效的處理,有的臺區卻置之不理,任憑其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有效的交流平臺,讓各臺區在安裝系統的過程中將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從而杜絕更多問題的發生。
若想將采集系統做到全面性的建設,就必須有全面性的規劃。而許多臺區為了最快見到采集系統所帶來的效益,往往都選擇新的或者容易建設的地區實施,從而忽略了偏遠及落后的山區,使這些山區的用戶享受不到采集系統所帶來的優惠及方便。同時,在大部分臺區尤其是農村安裝采集系統時,為了降低安裝時所花費的人力成本,一般都由本臺區內的安裝人員或者雇用施工隊完成,這樣導致在安裝的過程中缺乏一致性,從而帶來安裝質量低、系統運行不穩定等問題,大大降低了采集系統對數據采集分析的準確性。此外,有些臺區將采集系統安裝在潮濕的地下室及通訊信息差的偏遠地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系統對用電情況的采集,從而給電費的結算帶來繁重的工作。
系統在運行中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惡劣的天氣、施工質量、突發情況及用戶不正當的用電操作,這些因素會導致智能表信號減弱、采集信息裝置損壞及燒毀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維修工人沒有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則會導致采集系統抄表有效率降低。安裝采集系統的目的是讓其取代人工抄表的工作,為抄表員減輕負擔。但是由于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操作,抄表失敗的問題反而給抄表員帶來更加繁重的工作,使其心理壓力增加。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沒有統一、明確的管理制度,突發情況的發生會導致技術人員和維護人員驚慌失措,從而使采集系統得不到有效的維護,所出現的故障也得不到有效的解決。
用戶竊電是我國國家供電機關及各供電企業關注的重點,同樣,反竊電也一直都是其關注的重點問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有效地提升了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臺區電管理創新壞的情況有所減少,但仍然有很多更高科技的竊電手段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因其手段具有很高的隱蔽性,很多竊電行為很難及時、有效地發現并阻止。
在系統運行中,要求維護人員時刻關注系統因惡劣的天氣、施工質量、突發情況所發生的問題,然后進行有效的解決。加強對技術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建立有效的系統管理制度,這樣在系統運行中發生突發情況時可以做到臨危不亂,井然有序,從而提高采集系統的抄表成功率,為抄表員減輕工作負擔。例如,在采集系統中出現終端遙控輸出故障時,技術人員就可以很快地找到終端遙控輸出與被控對象跳閘的原因——遙控跳閘開關為加壓跳閘和失壓跳閘。
在臺區之間建立交流平臺,為各臺區在采集信息時所發生的問題提供針對性的改造建議與方針,并且在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彌補。通過交流,對臺區所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與其他臺區溝通,解決其他臺區因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而使采集系統的建設出現拖拉的情況;對采集系統運用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做好防范措施;根據臺區用電用戶的實際情況,對老舊臺區進行相應的改造,使各臺區采集系統能夠更好地得到運用。
在這一方面,我們可從以下3方面著手做起:(1) 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之前,要根據各區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統一規劃配電網,對地區建設采集系統進行嚴格把控;要求各地區的施工規范化、統一化和標準化,保證安裝質量。(2) 在采集系統的建設中,要全面覆蓋,對偏遠落后的山區也要進行規劃,使其享受到智能化采集系統所帶來的便利。(3) 以需求為導向,全力實現系統功能的實用化。
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為電損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因此要加強對反竊電系統的應用,并加強對用電用戶費的管理,做到以效益為導向,提升工作效率。具體可從以下2方面做起:(1) 通過計量在線監測與智能診斷模塊應用,對監測到的電壓電流異常、接線異常等下發工單,督促相關供電單位限期完成現場核查,大大提升了竊電查獲率和違約用電整改率;(2) 通過管理創新準同期計算,為高損饋路實時監測提供依據,提升現場稽核的準確性。
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檢查,對出現問題的數據及時的排查解決是保障采集與分析到的數據完整性的必要措施。首先,要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合理化的排查,在發現問題的數據系統會自動預警;其次,對得到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第三,對得出的數據結果依據相關的儲備管理規章制度分類的儲存和管理,從而形成完整的數據共享庫;第四,完善數據的查詢功能,為使用用戶查詢信息提供便捷性。
結束語:臺區管理創新是阻礙企業盈利的一個重點或是難點,線路管理者首先要明確線損以及計量漏洞出現的地點、原因,并充分學習及掌握數據收集、處理技術,從而提升對管理創新的管理能力,降低企業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