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 吉林省衛生監測檢驗中心
本文基于實驗室現狀進行分析,改變以往傳統工作模式,建立起新的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統,以規范實驗室工作,提升其工作效率,現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系統工作進行簡單介紹: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主要由實驗室備案、設備、基礎設施及相關工作人員組成,隨著現代社會信息化不斷發展,其信息系統的建立不僅關乎數據更新的時效性,同時還與人力成本有著密切關系。就人員培訓舉例,在以往培訓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必須對受訓人員進行定期統計,按照定期時間開班展開培訓,如此以來無法根據人員數目改變進行相應的動態改變,動態檢測培訓人員數量原有的備案體系已無法完成,給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而滾動培訓帶來巨大障礙。對于實驗室而言,未參與培訓的工作人員在實驗室安全維護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另外,使用大量的紙質文檔對實驗室資料進行備案,不僅增加了備案紙質成本,同時,人力管理成本也相應上升,因此,建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系統勢在必行。
2.1.1 基本信息管理用戶注冊登錄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后,先對信息系統中BSL-2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所設計的基本信息(含單位名稱、行政區域、法人、聯系人、聯系地址、聯系電話、單位性質)進行填寫,以便衛生局、衛生廳對各單位信息進行搜查和監督,轉變為全面信息化管理。
2.1.2 文件管理 對BSL-2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調研,由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可將生物安全現有管理制度體系(含人實驗當前人員、培訓考核、項目準入等)進行上傳,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可自由新增、刪除、保存項目制度體系文件,由此保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備案系統資料更具有實時性,同時,在線填寫和上傳操作更為方便,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2.1 實驗室基本信息管理 單位在信息系統實驗室系統注冊進入后,對實驗室單位基本信息(實驗室名稱、面積、負責人、配套設施)進行填寫、保存,并在相關鏈接對實驗室相關信息進行新增、修改、刪除、保存,填寫完畢后,由信息系統自動對信息進行更新修改,并提交至上級管理部門。
2.2.2 防護儀器設備管理 建立各防護儀器設備管理檔案,對儀器設備名稱、購置日期、生產廠家、維護周期和設備狀態進行登記,為后期設備使用、保養、維修查詢提供監督。
2.2.3 工作人員管理 實驗室工作人員在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在管理過程中,考慮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工作崗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應在信息系統中錄入各工作人員姓名、學歷、職稱、專業、崗位、培訓經歷等資料,以便上級部門管理和監督。
2.2.4 實驗室項目及菌種管理 生物樣品保存在實驗室管理中同樣重要,為保證其安全性,實驗室按照儲存規定對生物樣品進行儲存及記錄,特別是具有危害的菌種和毒種,不僅應對保存和取用進行嚴格記錄,還應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及時對管理系統中信息進行更新。在項目管理方面,應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對項目進行動態跟蹤,完成實時資源匹配,以防止出現項目漏報或錯報情況。
2.2.5 備案考核監督管理 上級管理部門應對各注冊單位管理實施監督權力,對其管理模塊進行查詢、輸出、檢索統計,對管轄轄區各性質單位、實驗室個數、病原微生種類實現直接查詢、統計及檢索,并對管轄轄區各實驗室病原微生物操作成功情況進行相應統計。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在信息系統內部直接添加執法檢查處罰記錄。對以往調查分析人員工作模式進行改進,提高其工作效率,以便更規范的對其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更好的管理和監督。
傳統生物安全管理模式往往受資金和人力影響,無法對各性質、各級別、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數量、種類進行統計和管理,資源共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相較于傳統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統優勢頗多,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各方面:
生物安全信息系統管理借助現代先進信息化技術,在瀏覽器上建立相關填寫信息系統,全省各單位注冊后均可登陸該信息系統,根據界面填寫要求對資料進行填寫、補充、更改、保存,改變了以往紙質文檔傳送缺陷,實現了材料在線填寫、遞交、申請、備案等功能。當各單位填寫后,上級部門可通過信息系統執法,大大節省了時間、人力及物力成本,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信息系統實現了數據的準確性、快速性和統一性,可對各實驗室數據進行查詢、統計、導出,可更詳細的了解各個實驗室基本信息、備案情況及處罰情況,對各個實驗室資料進行查詢、分析,可更好的對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管理、監督。
如出現人員、設備、病原微生物種類、規模變更等信息更新情況,各單位可隨時登陸信息系統對數據更新、提交,上級部門可更好的掌握各實驗室動態,避免了紙質文檔錯報、漏報、更新數據難的問題。
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熱點,特別是隨著實驗室人員與日俱增,細菌致病機率也逐漸上升,如不提高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可能對公眾人群健康、社會經濟發展均有一定影響。因此,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十分重要。而實驗室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出現,給各單位實驗室備案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信息時效性、共享性,上級部門通過信息化系統即可對各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進行監督、管控,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減少了實驗室事故安全隱患,使全省實驗室單位得到統一的規范管理,安全問題相對減少,具有良好的推廣性和執行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仍應注意系統信息數據分析導出時是否存在漏報、錯報數據、備案時間是否,數據是否經過正式審核等情況,統一信息系統中維護工作格式,不斷對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增加學術交流、實驗室庫存管理更模塊,使生物安全信息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為實驗室安全提供了更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