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怡 成都樹德中學(光華校區)
引言:口腔疾病是一種高發病,大多數人都曾患過齲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很多疾病其實是病從口入,因此在做好預防工作與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可以保護好口腔衛生,從而維持機體的健康。而社區口腔衛生服務就包括口腔衛生的預防、保健、診療、普及教育等工作,通過社區口腔衛生的精準服務,能夠改善人們的口腔衛生狀況,從而做到全身的健康。但我國的社區口腔衛生服務目前尚還處在探索的階段,還存在部分問題。本文將針對目前我國社區口腔衛生服務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分析相應的解決措施。
1.1.1 管理力度不足
當前,我國的大部分社區口腔診所還沒有得到國內口腔治療服務體制的認同,同時也未能構建起完善的口腔疾病防范體制與口腔醫護體系。政府對社區口腔衛生服務不夠重視,缺乏嚴格的管理,導致了社區口腔部門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社區口腔衛生服務水平不高,也造成了口腔衛生方面的人才不能繼續深造,不愿意到基層社區的情況。
1.1.2 支持力度不夠
政府在社區口腔衛生服務方面的投入量少于人們在此方面的需求量,使得社區口腔診所缺乏資金來修繕服務環境,不能及時更新醫療設備而導致許多診所只有少數牙床椅位,服務人員和專業醫師配備不齊全。
1.2.1 技術水平落后
在一些社區口腔診所中,工作人員短缺,缺少甚至沒有相關技術嫻熟的人員,使得來就診的患者在經過反復治療后還是無法根治,從而產生對社區口腔診所的不信任,不愿意再去社區口腔診所就診,反過來阻礙了社區口腔衛生服務的發展。
1.2.2 資源分配不均
在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社區口腔診所分布較多;而在發展落后,位置偏遠的地區,社區口腔診所分布較少。同時,口腔醫生一般也集中在經濟繁榮,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因此一些患者發病后無法就近醫治,快速醫治。社區口腔衛生服務的資源分配不均一方面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又會造成短缺,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1.3.1 護牙意識不高
在患病前習慣不好:近幾年齲齒,氟斑牙等病癥發病率逐漸增高,部分患者是因為沒有做好一天刷兩次牙,飯后漱口的習慣,同時沒有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而導致患病。
在患病后意識不高: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牙病是小事,在患病后不在意,不檢查,在后期才到醫院治療,這時病癥已較為嚴重,不易治療,使得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也增加了自己金錢的投入。
1.3.2 宣傳力度不足
因為社區對于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宣傳力度小,宣傳渠道少,并且宣傳的范圍有限,使部分人不清楚做好口腔衛生的重要性,最終讓人們在口腔衛生預防方面意識薄弱。
2.1.1 完善管理體系
在社區里建立口腔護理網絡和口腔疾病防范體制,可以在社區里面建立口腔診治護理網絡,能夠就在社區口腔衛生醫療體系當中把小型牙科診所進行融到里面,讓它獲取科學化管理。
2.1.2 加大支持力度
多渠道募集資金,從而向社區投放更多資金來購買更多醫療器械和升級老舊裝置,滿足人們的治牙需求。調動專業人員到社區進行幫助扶持,促進社區口腔醫療水平的提升。將更多的口腔項目納入醫保,避免人們因治牙費用貴而拖長治療時間,造成后期治牙難的問題。
2.2.1 提高醫療水平
邀請資歷高,經驗豐富的專家輪流坐診,儲備口腔醫學畢業生人才。在職人員定期組織有關口腔衛生知識的培訓學習,了解社區口腔衛生最新動態。同時帶領醫護人員時常去上級醫院展開實習,學習較為科學地口腔醫學專業技術知識與口腔護理措施,特別就是老年人的護理措施。
2.2.2 調整資源分布
社區口腔診所采取合理網絡式分布,在采取適量資源調查后可以移去一些分布集中、資源剩余的社區口腔診所,在缺乏資源又有民眾需求的地方新建一些社區口腔服務點。對到基層社區口腔服務點的優秀人員實施獎勵制度。
2.3.1 加強宣傳力度
加大宣傳力度,根據地區高發病和防治階段的需要定期在社區舉行義診,向人們提倡定期檢查口腔的必要性和正確的刷牙方法。拓寬宣傳途徑,向人們發放關于口腔知識的宣傳手冊,邀請專家在社區舉行有關口腔常識的講座,設立可以學習口腔衛生知識的網站等。增大宣傳范圍,各社區共享資源,將口腔衛生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
2.3.2 提高護牙意識
在明白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后,也需要每個人主動地了解與學習相關知識,聽從社區專業人士的建議,改掉曾經在口腔衛生護理方面的錯誤認識和不良習慣。
結語:口腔衛生工作是一系列工作,需要政府、社區和個人多方面配合。由各方進行的投入和合作,社區口腔衛生工作的問題能夠逐漸解決,能使制度更規范,口腔衛生服務更先進,口腔護理意識更高,最終提高社區居民整體的口腔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