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尤其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醫院后勤管理也在探索、創新中不斷深化。在國家衛生行政部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國醫院后勤工作者的艱辛努力以及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的鼎力支持,醫院后勤建設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潛能。
目前我國從事醫院后勤建設管理的在冊人員有83萬人,直接為醫院后勤服務的人員有近1000萬人,醫院后勤社會化服務涉及的專業門類有50多種,涉及的保障企業僅物業公司全國就有5000多家。同時,醫院后勤建設與發展在管理觀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效益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醫院后勤管理觀念上,廣大醫院后勤管理者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踐中,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與醫院改革相適應,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在醫院后勤管理模式上,告別了“大而全”的單一機構,擺脫了“大鍋飯”的低效率模式,改變了傳統的醫院獨辦后勤的舊模式,結合我國醫院改革發展的實際,積極借鑒國外醫院后勤管理經驗,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現在的醫院后勤工作正在邁向服務內容的社會化,管理的信息化、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全新的醫院后勤管理模式,在深入改革發展中正在不斷完善,進而保障和支撐醫院的全面改革和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醫院后勤管理效益上,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之初,醫院后勤就“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積極探索并開辟了醫院后勤改革之路。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正是在醫院后勤改革中應勢而生。醫院后勤改革著力促進后勤管理機制的變革,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強化醫院的經濟管控,初步做到醫院運行節能低耗,提升了后勤管理效益,并日益成為保障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宣傳等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支撐。
此外,醫院后勤的改革變化,促進了醫院軟件、硬件的改造升級。醫院后勤管理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推動了醫院后勤的社會化進程,促進了醫院的深化改革和快速發展。
當前,醫院后勤改革和衛生產業企業創新發展要緊緊圍繞健康中國戰略,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穩成果,群策群力,在新時代奮力書寫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廣大醫院后勤管理者和衛生健康產業的企業家們,應自覺把醫院后勤改革發展融入醫院改革發展和整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局之中;把衛生產業企業創新發展融入到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中來。善于思考、聯系實際、謀篇布局,充分利用好國家鼓勵加快發展健康產業的各項政策紅利,務實敬業有專攻,提質增效添活力,把醫院后勤管理做細做實做精、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在談成績、看亮點的同時,更要找差距、尋軟肋。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謀大勢、管長遠,敏于發現問題、敢于直面問題、深刻剖析、善于解決問題,不斷突破薄弱環節、補齊發展短板。
對于后勤保障企業,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崗前和在崗培訓和考核,強化監管督查,嚴格要求,確保后勤服務做到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在監管過程中,傾聽多方面意見,善于發現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補充完善監管流程、監管內容,細化管理制度。同時引進新技術手段或材料,提高服務質量,增加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
對于醫院后勤部門,要更新理念,充分認識后勤服務的重要作用。后勤服務質量影響醫院的服務質量和形象,醫院可以以后勤專業服務為突破口,全面提升患者滿意度、獲得感;完善后勤組織管理改革,加強制度建設,精準制策,創新保障方式,大力推進醫院后勤全面預算管理;加強對各級、各類醫院后勤人員的培養,培養提高醫院后勤人員素質修養、服務技能和管理水平,為醫院后勤改革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保障,同時要建立完善考評機制,加強服務監管和質量控制。
對于行業管理協會,要主動承擔和積極組織醫院后勤規范和標準研究制定,同時加強后勤實踐總結和提煉,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為制度規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協調溝通,反映行業發展的意見和呼聲,積極爭取有利于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強與兄弟社會團體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聯系與合作,積極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交流平臺,實現經驗共享、相互促進,在行業產業企業誠信體系評價和社團標準制定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服務。
新時代賦予醫院后勤管理者、工作者和衛生產業企業家新的歷史使命,要不斷改革創新,增強實力。要勇于擔當新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醫院后勤改革發展與衛生健康領域所共同面臨的歷史與現實問題層層疊加,改革任務比以往更加艱巨。改革發展要在創新上重點突破。改革創新引領衛生與健康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實現新時代新的跨越,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衛生健康產業的創新發展體現在市場上,來自于企業家的創新精神。衛生健康產業企業家是衛生健康領域生產要素的組織者、創新創業的引領者、轉型升級的推動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全社會要營造對健康衛生產業企業家“尊重、激勵、提升、愛護”的良好氛圍。要凝聚力量和智慧,用不斷改革創新的行動,與黨和政府一道用中國的方法破解世界醫改的難題。在改革創新發展的實踐中,鍛煉隊伍,增長才干,發展壯大衛生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