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度:70000000+
一則有關“沐浴液誘發乳腺癌”的網帖在微信朋友圈里傳得火熱。網帖稱,沐浴液中含有一種叫Paraben的防腐劑,長期使用恐誘發乳腺癌。
網絡傳言里所說的“paraben”俗稱對羥基苯甲酸酯,是一種防腐、滅菌劑,常用于化妝品中。在超市的沐浴液專區,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沐浴液中都含有“聚季銨鹽、二甲苯磺酸鈉、氧化聚乙烯”等防腐劑成分,即使是一些標榜純天然的沐浴液,成分表上也清晰地注明其中含有“paraben”。
鄭阿姨表示:“如果傳言屬實,這也太可怕了。不過,自己平常用的都是很多年的老牌子,應該不會有對身體有害的成分。”
而朱女士表示,她早就看到這則網絡傳言,出于對乳腺癌的恐懼,她已經將家中所有沐浴液換成了肥皂,而且不打算再繼續使用沐浴液了。


主持/張思森 教授 博導河南中醫藥大學人民醫院暨鄭州人民醫院 業務院長南方醫科大學 教授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 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蘇學專委會 副主委中原心肺腦復蘇研究所 所長
沐浴液屬于化學合成洗滌劑,表面活性劑占15%-35%,還添加了一些助洗劑,包括磷酸鹽、碳酸鈉、香精、酶等成分,以及泡沫促進劑、泡沫穩定劑、增稠劑、整合劑等成分。對羥基苯甲酸酯是一種常用的防腐劑,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等行業,大量體內外研究表明其可能具有雌激素活性,而長期暴露于生理或藥物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生有關。其可經皮膚、呼吸道、食道進入人體,其經過皮膚時可被皮膚角質細胞羧酸酯酶水解,且沐浴露中的對羥基苯甲酸酯量較少,進入人體的量就更少,但有研究顯示少量對羥基苯甲酸酯對乳腺癌的生長可能有促進作用。眾多研究表明其與乳腺癌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但全球范圍內未見系統、大樣本及設計嚴密的研究結果發布,且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體允許的最大日攝入量為10mg/kg-bw/day,遠大于實驗模型的暴露量,此外,該物質經皮膚進入人體的代謝過程仍不清楚。
這意味著對羥基苯甲酸酯可促進乳腺癌的發生這一結論暫不成立,仍需進一步研究,但不排除其可促進乳腺癌發生的可能性。此外癌癥的發生不止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大多是誘因,最重要的還是遺傳因素。當然,如果內心過不去這個坎,也可改用不含該物質的沐浴露。